[摘要] 近年來,關于海外中國游客新聞屢屢見諸報端、網上。由于膚色相貌接近,有時,也會有一些把中國人誤解為韓國人、日本人的事件發生。那么,在海外,怎樣才能快速準確地分辨出中日韓三國游客?
近日,據媒體報道,多達4000名中國旅客早前乘郵輪,停靠日本鳥取縣港口,他們在當地西部人口只有3455人的小漁村日吉津村觀光時,把商店物品搶購一空。
近年來,關于海外中國游客新聞屢屢見諸報端、網上。由于膚色相貌接近,有時,也會有一些把中國人誤解為韓國人、日本人的事件發生。那么,在海外,怎樣才能快速準確地分辨出中日韓三國游客?
出游形式:愛“扎堆”,東亞三國多團體游客。但中國多“大團”,日韓多“小團”。
早在2012年上半年,上海浦東機場口岸統計的出境旅游中國公民人數中,中老年人就已經達到43.6%,已經占據出境游的半壁江山。這很好理解:東亞國家文化崇尚刻苦勤勞,年輕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有錢又有閑的中老年游客自然成了旅游主力。而東亞三國老年人普遍外文蹩腳,離了導游就無法與當地人溝通,故而造就了這種青年背包客們看不進眼的團體旅游形式。
不過,根據全叔觀察,與動輒幾十人、頭戴統一顏色棒球帽在景點處黑壓壓一片沖出大巴的中國式“大團”相比(2014年,中國內地公民出境旅游已經突破1億人次,這直接體現在旅行團規模上)。日韓旅行團的規模普遍偏小,多是五六人,至多十數人。
購物喜好:中國喜歡逛名牌店,并且“什么都想買”;日本人嚴謹,“只買自己需要的”;韓國人則是優先購買服飾的“形象控”。
“購物”無疑是出境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韓國《朝鮮日報》發布的一份有關中國游客和日本游客購物習慣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游客最喜歡在商場內逛,停留時間較長。關注所有商品并到處瀏覽觀看,并傾向于向商場人員詢問商品信息。另外,中國游客大都購買名牌產品,而且“搶購”數量多。不是名牌店,中國游客不多,越是名牌的地方,中國人越多。如果你看到一個手里拎滿驢牌購物袋的東亞面孔,那多半可以斷定他是中國人——2014年,中國游客境外總消費金額占全球游客海外消費的27%,居全球首位,排在其后的分別是俄羅斯(17%)、印度(4%),日韓游客則根本排不上號。
而根據韓國LG CNS發布的企業報告,日本人在商場停留時間較短。進入賣場后,他們立即把記錄在智能手機或便條紙上的購買目錄鋪展開。一般不會到處觀看,只尋找自己想要的物品,購買后很快離開。在購物時遇到困難,也只是仔細閱讀商品信息與說明書,很少尋求商場工作人員的幫助。
韓國人則是地地道道的“形象控”,海外消費主要用在購買衣服鞋包等服飾方面,而對家居和電子產品不感興趣。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