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為王爭氣注射“動員劑”
□記者于揚實習生王慧星文圖
昨日上午,周口市太康縣轉樓鄉村民王爭氣,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注射了首針造血干細胞“動員劑”。
“整個‘動員’過程將持續4天,預計12月15日上午,王爭氣將接受造血干細胞采集。”河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采集完成后,將由河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送往患者所在的浙江一家醫院,給患者帶去生命希望。
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他當即就同意捐獻
今年43歲的王爭氣是太康縣轉樓鄉王廟村人。12月10日上午,太康縣衛生局會議室內熱鬧非凡,周口市紅十字會、太康縣衛生局和縣紅十字會有關人員為他舉行了歡送儀式。
2011年12月16日,在鄭州打工的王爭氣加入了造血干細胞捐獻資料庫。今年7月,他接到河南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被告知自己和浙江省一名22歲的男性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能為他人奉獻一份愛心,我感覺自己挺幸運的。”昨日上午,王爭氣對記者說,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他當即就同意捐獻。
隨后的幾個月里,王爭氣每天都加強身體鍛煉,9月10日,他通過了高分辨配型、體檢等流程。
據了解,王爭氣在家里排行老小,有6個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當初,他接到河南省紅十字會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電話后,并沒有立即把此事告訴家人。
“我恐怕他們一時接受不了。”王爭氣說,為爭取家人同意,他找來幾本醫學書籍,同時又從網上下載了一些干細胞捐獻知識,利用吃飯和看電視空隙,讀給母親和妻子聽。經過多次講解,逐漸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造血干細胞采集前,要打4天“動員劑”
10日上午,歡送會結束后,王爭氣便在太康縣衛生局轉樓衛生院工作人員和家人的陪同下,乘車趕往河南省腫瘤醫院。
昨日上午8時許,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病房內,護士為王爭氣注射了第一針造血干細胞“動員劑”。該院一名醫生對記者說,打“動員劑”的作用是將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推動到血液中,以升高白細胞數量。
據河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文梅英(音)介紹,整個“動員”過程會持續4天。12月15日上午,王爭氣將接受造血干細胞采集。采集完成后,由河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或其他專人立即送往患者所在的浙江省一家醫院,移植進患者體內。
據了解,王爭氣是周口市第9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河南省第515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全國第5328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