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2.hnr.cn/news/mxw/images/txt_tit.gif)
![河南多地現大量青蛙蚯蚓系地震前兆?省地震局:氣溫回暖 正常現象 河南多地現大量青蛙蚯蚓系地震前兆?省地震局:氣溫回暖 正常現象](http://www.wbywanted.com/news/mxw/201802/W020180220799930390577.jpg)
![網傳鄭州熱力公司暗做手腳調低回水溫致使供暖不熱?官方回應:純屬虛構! 網傳鄭州熱力公司暗做手腳調低回水溫致使供暖不熱?官方回應:純屬虛構!](http://www.wbywanted.com/news/mxw/201801/W020180131528066686962.jpg)
![盤點:2017年刷爆河南人朋友圈的十大假新聞Top榜 盤點:2017年刷爆河南人朋友圈的十大假新聞Top榜](http://www.wbywanted.com/news/mxw/201801/W020180111395581964120.jpg)
![鄭州上空有“雪洞”?省氣象局:說法不正確 鄭州上空有“雪洞”?省氣象局:說法不正確](http://www.wbywanted.com/news/mxw/201801/W020180103445057177675.jpg)
開欄語:
新聞崇尚速度,但真實才是生命。
我們毫不諱言對快新聞的熱衷,但也絕不希望真相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中沉淪。
公信是媒體的立命之本。
后真相時代,信息沃野紛繁蕪雜、稗草叢生,黨媒有義務、有責任在權威辟謠發聲、捍衛媒體信譽的進程中,主動作為、去偽存真,借你一雙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的眼睛。
鍛造《慢新聞》,并不意味著映象網要放棄新聞之快,而是要在崇尚速度的同時,以更加嚴謹的治業態度,讓事實更深入,讓分析更透徹,讓“what”和“why”更理性,讓新聞更加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
《慢新聞》,一起多些耐心,給真相一點兒時間,讓網絡月朗星晰。
《慢新聞》,一起多些耐心,給真相一點兒時間。
映象網快訊(記者 何葉 文/圖)新聞追求速度,映象網卻逆勢而為,重磅推出一檔新聞欄目——《慢新聞》,“給真相一點兒時間”。該欄目一經推出,便成為“網紅”,網友和專家、政府官員紛紛為《慢新聞》點贊。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張舉璽表示,《慢新聞》定位很好,可以組織力量對新聞做好深入仔細的調查,力求信息點深入、系統、全面和多方位客觀展示,還事實以真相,給真相一點兒時間。
業界點贊:權威媒體打造“深度辟謠”特戰隊,值得點贊和業界效仿
13日上午,映象網推出第一期《慢新聞》,標志著這檔欄目正式上線。
據了解,第一篇報道以高考期間熱議的《朋友圈里的“丟準考證”信息 另有真相!》開篇,披露朋友圈里的“丟準考證”信息,其實有不少是網絡詐騙信息,引發較大反響。
截至目前,映象網共推出了7期《慢新聞》作品,內容涉及時政性謠言、突發事件幕后、熱點話題權威回應等,每一期都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度。
有不少媒體人看到這個新穎的欄目后紛紛表達贊賞。有本地媒體人表示:《慢新聞》這種方式,還原了事實真相,將報道進行的更加深入,讓網友更加真實、直觀的了解事實真相。
為此,國內專注于媒體行業新現象的知名公眾號《傳媒大觀察》,刊發了一篇文章《第二個以《慢新聞》為核心的新聞產品上線 打造辟謠“特戰隊”》,贊賞映象網為追求事件真相做出的努力。
傳媒大觀察文章截圖
觀媒CEO、傳媒大觀察創始人薛陳子表示,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獲取空前容易,然而海量信息的出現,也為網絡謠言的滋生創造了土壤。在這個快新聞的時代,新聞反轉現象已屢見不鮮。映象網堅守在辟謠一線,以工匠精神打造《慢新聞》品牌,抽絲剝繭,揭開事實真相,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當前第三方辟謠平臺不少,但專業新聞機構來做辟謠,倒不是很常見”,他說,《慢新聞》主動扛起辟謠大旗,打造深度辟謠“特戰隊”,不僅值得讀者點贊,更值得業界效仿
官方贊賞:《慢新聞》的權威是對群眾負責任
《慢新聞》的推出,也得到了官方的高度認可,不少信息宣傳負責人紛紛給予好評。
省人大辦公廳研究室宣傳處處長胡東利:作為人大機關宣傳戰線的一員,深切感受到人大宣傳報道具有權威性、嚴肅性、程序性、紀律性的特點。曾經在工作中遇到過個別媒體記者追求發稿快,不顧工作程序將未經通過的議題、議案、決議等內容搶先發布的現象。映象網《慢新聞》的推廣,有助于新聞出品的準確性,真實性,可讀性!可以讓參與報道的記者有更充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相關新聞的深層進行挖掘和梳理!有利于出更多的精品作品。
河南省公安廳政治部宣傳處調研員陶清廉:近日,映象網推出一檔新聞欄目《慢新聞》,頗為引人注目,網民很稱道。作為河南主流的新聞網站,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特別是在自媒體琳瑯滿目、融媒體亟待突破的局面之下,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改革!仔細看看了,對這種“逆勢而行”叫好。
《慢新聞》欄目的出現,有力的破解了目前新媒體中假新聞、模糊新聞橫行的局面。映象網這一舉措,完全符合中央一貫倡導的新聞輿論觀,從新聞本質出發,從一個側面找到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子,是一個創新之舉。
省商務廳辦公室主任宋玉哲:慢,不是緩人一步,而是為了還原事件最真實的模樣;慢,不是對新聞實時性的背離,而是奔著慢工出細活的態度,深挖細琢,去偽存真。相對于爆炸性,真實才是新聞的生命,祝映象網《慢新聞》越辦越好!
省交通運輸廳辦公室副主任楊朝暉:政府需要嚴謹、公眾需要真相。映象網的“慢”新聞其實并不慢,他是遠離謠言、到達真相最快的速度,是媒體人的職業良心和專業操守。
汝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桂焱煒:客觀的真實性是新聞傳播的生命與靈魂,當新聞發布的“快”和“準”有沖突時,“準”當首先考慮,所以映象網的《慢新聞》應運而生且生命力旺盛。讓子彈飛一會兒,并不影響其準確性,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虛假不實的消息塵囂甚上,《慢新聞》的出現如同一股清流,正本清源滌蕩污濁,還原新聞事件的本真,祝這個欄目越辦越好!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原文化研究》雜志副社長、副研究員李娟:現在新媒體發展迅速,民眾對社會上各種事情的關注度都很高,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媒體捕風捉影、追求獵奇。這種環境下,《慢新聞》的出現很有必要。這對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有很大幫助,也是為即將召開的十九大傳播社會正能量。”
鄭州市人社局信息處處長田雪:《慢新聞》的推出為虛假新聞的辟謠和政府正面發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媒體只有去認真核實、調查,這樣回復的才會是權威可信的,也只有這樣,對網民和群眾才是負責的。我相信,《慢新聞》會成為辟謠及權威發布的有效渠道。
學界認可:靜下心來好好做新聞,會讓新聞更有深度、更有價值
隨著這7期報道的刊發和轉發,映象網的《慢新聞》欄目瞬間成了“網紅”,學界專家也紛紛點贊。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張舉璽表示,努力突出事實、情節、數據,盡量展示干貨,是保證新聞品質的重要手段。
張舉璽說,“在新聞報道時,一邊把時效性特別強的信息,以秒新聞或者分新聞報到出去,以保證新聞的速度、時效和點擊率,同時加上類似這種《慢新聞》的報道,組織力量做深入仔細的調查,力求信息點深入、系統、全面和多方位展示,這是一種很好的形式。”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董廣安表示,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所有發布的信息都要符合新聞的真實性,以事實為根據,不論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這一原則。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虛假新聞也變得越來越多,一些自媒體以傳播謠言的方式獲取關注度,甚至一些正規新聞媒體,也屢見刊發失實新聞,這大多常見于太過追求速度,而沒有時間去探究真相。《慢新聞》是一種和追求快速資訊相對的一種概念,新聞記者要用深度、厚度來做老百姓更關注的新聞”,董廣安說,“《慢新聞》能靜下心來好好做新聞,用更加專業的態度,讓新聞更有深度、更有價值。”
網友評論
網民推崇: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這檔欄目是良心出品
《慢新聞》欄目不但受到了學界、業界、官方部門的關注,也贏得了網民的認可。截至目前,映象網《慢新聞》欄目共推出7期,每一期都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度。據統計,這7期《慢新聞》共獲得了973萬點擊量,網頁、App、微信、微博上,多家媒體轉載。
據映象網總編輯劉克軍表示,映象網推出《慢新聞》欄目,在崇尚新聞速度、不放棄新聞之快的同時,讓新聞更加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不讓真相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中沉淪。
“我們希望通過打造這個“深度辟謠的ip”,讓政府和社會各界,遇到謠言第一時間想到這個平臺”,劉克軍說。
網友小明:是需要慢下來,有時候看新聞反轉都麻木了,支持!
網友喜馬拉雅一朵花:現在新聞被反轉的事情太多了,我們不求新聞多及時,但求新聞準確。
網友蠱塵冰:新聞中的新聞,百煉成鋼方是精品!《慢新聞》是良心出品。
網友Yoyo:慢工出細活,新聞速度快固然重要,但是準確和背后的故事也是我們所關注的。
網友熊貓喵:現在的新聞都是標題黨,都不知道哪條該信哪條不該信,慢點也好,起碼不用每天看個新聞跟坐過山車似的。
慢新聞
河南多地現大量青蛙蚯蚓系地震前兆?省地震局:氣溫回暖 正常現象
網傳鄭州熱力公司暗做手腳調低回水溫致使供暖不熱?官方回應:純屬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