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剛剛發布的7月份鄭州房地產市場月報也顯示:在商業地產方面,商業存量上升,去化周期為63周,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位。那么,鄭州的商業地產市場現狀如何?前景將會怎樣?
據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前7月住宅銷售額同比降幅為10.5%,而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則增長了8.6%,年內平均同比增幅為近7%。與此同時,萬科、龍湖、綠地、華潤置地等多家房企對商業地產頻頻加碼,宣布將加大對該領域的投資力度。
然而,隨著品牌房企扎堆進軍商業地產,部分城市供應量過剩、空置率高企等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相關報告顯示,未來三年商業物業市場供應將超過3300萬平方米,增長率達47%。而剛剛發布的7月份鄭州房地產市場月報也顯示:在商業地產方面,商業存量上升,去化周期為63周,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位。那么,鄭州的商業地產市場現狀如何?前景將會怎樣?記者進行了相關采訪。
商業地產面臨高庫存
投資客依然看好商鋪
記者從58同城房產頻道上看到,最近,關于品牌房企加大商業地產投資力度的消息多見諸報端,萬科派成為廣州萬科首個商業綜合體的首次亮相;華潤置地發布商業地產戰略,稱其目標是做“中國商業地產領導者”;而龍湖地產則公開展示其未來幾年的商業地產發展藍圖,將把每年銷售收入的10%用作商業投資……
據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顯示,商業地產市場無論從銷售面積還是銷售金額上,都表現得較為堅挺。
投入的加大,勢必導致總量的增加,在房企扎堆轉型注資后,商業地產市場也面臨著高庫存的隱憂。剛剛發布的7月份鄭州房地產市場月報顯示:7月份,鄭州商業地產供應上升,成交量及成交均價下降。7月商業供應15.32萬㎡,成交3.47萬㎡,供求比4.42;成交環比下降28.84%;成交均價17527元/㎡,環比下降19.49%;商業供應主要是金成時代廣場、陽光城、正商藍海廣場放量;成交則主要是SOHO新干線、升龍城為主要支撐。截至2014年7月,商業存量達332.53萬㎡,商業存量逐漸上升,去化周期小幅增長,去化周期為63周。
河南省商業行業協會副會長何宏劍認為,這個數字所表現的只是商業地產均衡發展的態勢。對于市場而言,永遠都是有旺有衰。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蓋了合適的商鋪,給了合適的經營者,去化率自然會很快,甚至有可能出現“日光盤”。而沒有好的業種、業態的定位以及對投資人購買偏好和消費者結構的研究,這樣做出來的商鋪,就有可能“空置”。
“以商鋪為例,熱賣的條件是,住宅方面的投資收益不好。從去年以來,商鋪的租金增長幅度大于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指數。7.5%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在主要區域,經常會出現一鋪難求的局面。這說明,鄭州的消費水平正處于快速提升的階段,有不斷增長的吃喝玩樂購的需求。借助實體店,來完成對消費者的服務。服務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好。買商鋪就是買未來,基于這樣的現狀,大家對未來普遍看好。”何宏劍說道。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鄭州人均商業面積為0.7平方米左右,而發達國家或地區人均一般為1.2平方米。從數字上來看,鄭州人均商業面積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或地區,處于較低水平狀態。由此看來,鄭州的商業地產還存在很大市場。這個市場的機會點在于什么,是開發者關心,也是投資客關心,更是政府人士所關心的。
從單中心到多中心 鄭州商業格局不斷演變
“目前鄭州商業地產開始進入高品質階段。看似壓力大,但實際上,市場并不像數字顯現的那樣蕭條。因為某些區域內的商業地產集中釋放,如二七商圈,還有在批發市場外遷背景下導致的專業市場的大量入市等等因素。”RET睿意德營銷服務部總監胡勇認為,“鄭州商業地產的發展正處于黃金時期。尤其是有像華潤這樣的大型商業地產企業來做榜樣。”
“商業地產是一個具有地產、商業與投資三重特征的綜合性行業,既區別于單純的投資和商業,又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產行業。商業地產的吸引力也表現在相較于住宅更大的利潤空間上,商業地產可以做高附加值,也正是因為這樣,花園路農業路板塊成為新崛起的商業區域”。
眾所周知,花園路農業路板塊是鄭州北區傳統商業中心。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隨著正弘·藍堡灣、英地·天驕華庭、鑫苑世家、恒大名都等一批高品質樓盤的相繼開發,該片區“高端居住區”的城市聚焦效應也日益凸顯。
自2012年以來,多家大型房企都在此版塊積極拿地布局,使得該區域呈現出“群雄逐鹿”的競爭格局。尤其是作為中國商業地產的領頭羊萬達集團的加入,花園路東風路與農業路段,一個嶄新的城市高端商業和居住中心正在醞釀。可以預見的是,憑借萬達廣場的集群效應,最終實現區域的形象和功能的升級。
二七商圈是鄭州以及河南最無可爭議、無法替代的商業核心。然而,隨著花園路商圈、CBD商圈等新興商圈的崛起,從某種程度來講,還是分流了一部分消費群體。因為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業態豐富的購物中心,消費的層面已不僅僅局限于單純的購物。
“可以預見的是,市中心大量城中村拆遷改造項目的投入建設,未來,市區將會誕生多個大體量的城市綜合體,比如農業路花園路的東關虎屯,經七路上的勝崗以及東韓砦、押砦、聶莊等。隨著遍地開花的城市綜合體的效應初顯,鄭州傳統的商業格局注定被改寫。另一方面,三環外越來越多的城市綜合體的出現,也將會對城市的商業配套及功能的完善進行極有益的補充。”胡勇分析說。
高品質主題商業缺乏 重點在于后期經營
商業地產的投資火爆,一方面可以證明城市消費商機增多、居民的消費能力提高,對城市未來經濟發展更有信心;另一方面,顯示出目前鄭州受到較高關注、占有銷售比例較大、有代表性的,多為主題商業街或專業市場。
鄭州住宅密集區自發形成的商業形態,因沒有集中、統一規劃,無論從經營載體——住宅底商的硬件環境,到軟件服務品質,均無法滿足部分對購物環境、消費品質要求較高的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推動著城市商業形態的發展、變化——從自發式零散街鋪,逐漸向人為規劃的社區中心商場、主題商業步行街及專業商業城過渡,并逐漸走向成熟。
“看不到具有差異化、創新的商業作品,真正的好產品可謂鳳毛麟角,這與中原經濟區國家級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RET睿意德鄭州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鄭州的很多開發商,對于商業地產的開發與理解,還停留在住宅的理念上,強調的是交易收益。而商業地產在于其運營價值,不是說賣出去就萬事大吉了,更在于它的后期經營。
從發達地區的商業地產發展歷程來看,主題商業形態不僅是城市化的標志,也是商業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而鄭州目前多數區域都缺乏高品質主題商業物業,來提升區域的商業消費品質。而高品質商業地產分為住區中心商場、特色步行街、主題式大商場等,各區域可結合區域商圈的差異,選擇不同類型的主題商業地產開發。
“如果整體運營不到位,對于開發商來說,商業地產就會由‘搖錢樹’變成‘燙手山芋’;而對于投資者來說,其收益會受到直接影響。”該負責人表示,在中原經濟區的規劃建設中,鄭州擁有絕對核心的地位,其對周邊城市的產業拉動、高端人士的吸引,具有巨大優勢。在此背景下,市場必然呼喚具有更多價值的商業產品出現。
何宏劍認為,成功的住宅項目可以復制,成功的商業項目是不能復制的。一個商業項目要想取得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因需而變”。
“小地塊、沿街的物業,不適合做集中商業的,就做底鋪;適合做集中商業的地段,要優先選擇集中商業,因為主力店和次主力店會給其帶來人潮,通過或得的人流,帶動其他的獨立商鋪的銷售。開發不能盲目。商業房地產在業界的專用名字是‘商用不動產’,一個用字是核心,說明一切都是為用而設計的。所以,想做好商業地產,就要從設計階段開始調研定位,適合哪一類的業種,哪一種業態,在這種業態里應該選擇哪幾個品牌,作為大型商業的主力店或次主力店,再到投資人和消費者的研究等。這樣才可以做到長治久安。只是用傳統的商業房地產的概念,一定會出問題。”何宏劍如是分析。
常常有裝修業主反映,選購櫥柜時都是定的綠色環保材料,但櫥柜裝好后檢測出來的有毒物質含量仍嚴重超標,氣味難聞,甚至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患上疾病。那是因為大家一直錯誤的認為,膠水只是櫥柜安裝中無所謂的一點輔料,從而走進了環保裝修的誤區。【詳情】
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