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7日 10:22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秦雯)河南廣播電視臺打造的大型使命類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戰》,自播出之日起一直備受關注。今日,《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中,開篇盛贊《脫貧大決戰》,稱其主旋律更加動人心,這篇輿評也被放在了中國政府網重點位置推薦。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高度評價河南廣電這檔作品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在脫貧攻堅中創新形式積極宣傳、帶動、鼓舞……”,在《人民日報》的評論中,這樣盛贊河南廣播電視臺打造的《脫貧大決戰》。
評論寫道:“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敬一丹、張凱麗、牛群等深入貧困山區,看到了鮮活的脫貧故事,并積極為脫貧攻堅奔走,還自愿為脫貧項目代言。可以說,這是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動實踐。
評論中還指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在新時代,媒體既是宣傳者也是參與者,應當承載起更多社會責任,比如在脫貧攻堅中創新形式積極宣傳、帶動、鼓舞。觀眾欣喜地看到,《脫貧大決戰》播出后,河南蘭考的“山藥姑娘”生意越做越好;葉縣建起了新的農村醫療點,群眾有了更好的就醫條件……
學者、專家齊點贊:這檔節目體現了黨媒的擔當
被《人民日報》大加贊賞的這檔節目,是河南廣播電視臺自2016年10月26日起推出的大型使命類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站》。欄目邀請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敬一丹、著名演員張凱麗、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張澤群、表演藝術家牛群等人擔任特約記者和特約觀察員,分別前往河南省蘭考縣、滑縣、葉縣、臺前縣、確山縣、光山縣、嵩縣、盧氏縣,關注扶貧一線,為脫貧攻堅奔走。
每個特約觀察員和相關專家在親身體驗到河南各地的脫貧工作后,都真心的為《脫貧大決戰》豎起大拇指。央視主持人海霞在《脫貧大決戰》節目中,與駐村“第一書記”體驗了一天扶貧生活,她說:“黨的政策再好,只有變成老百姓炕頭上的被子,鍋里的熱湯面,錢包里沉甸甸的收入,才算落到實處。”
讓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新聞傳播系主任曾一果印象最深刻的,則是《脫貧大決戰》將各種貧困地區脫貧的方式,用電視的形式展現于觀眾面前,“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既是討論和交流的平臺,把好的經驗介紹給大家,同時也是營銷和推廣的平臺,通過節目,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旅游業將得到大幅曝光,符合精準扶貧的定位。”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智庫秘書長周凱將《脫貧大決戰》稱為一檔很有媒體擔當的欄目,“它不僅僅在解讀政策,更讓扶貧成為更加大眾的事情,成為大眾關注、萬眾出力的社會公益積極行動,這是媒體責任擔當和影響力的體現!”
數百家媒體轉載,全國綜藝榜排名第二
節目播出至今,“脫貧大決戰”早已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引起了網友熱議。人民網、光明網、央視網、中國網、環球網、騰訊、新浪、網易、今日頭條、百度等數百家媒體進行轉載,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大量自媒體號廣泛傳播。統計顯示,截至11月30日,《脫貧大決戰》在新浪微博話題綜合榜上排名第七,全國綜藝榜排名第二,新浪微博閱讀量達到了7990萬。
網友“前進前進再前進”說,從《脫貧大決戰》第一期起我就一直在看,從為什么致貧到如何脫貧,國家有怎樣的政策,根據不同的情況大家如何擺脫貧困,這個節目讓不少人找到了出路,認準了方向。
“看見那些名嘴一起深入到最基層,觀察了解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真的能看出這是一個特別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節目。”網友“明天會更好”說。
網友“海鷗”也大加贊賞:“我們有這么好的政策,有這么多愿意幫助貧困人的企業和專家,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脫貧大決戰》給大家架起了一座更相互了解的橋梁。良心節目,相信我們河南全部脫貧的愿望就在不遠的前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