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4日 08:10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今年暑期,在數檔歌舞類娛樂節目充斥熒屏的浪潮里,國內首檔大型臺網互動文化節目《漢字英雄》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起初,誰也不會料到,在數十檔綜藝選秀節目的圍追堵截下,《漢字英雄》一度躋身全國收視排名第三,成為最大的收視黑馬。家長說,這是最讓人放心的節目;觀眾說,這是最寓教于樂的節目;業內人士說,這是年度最“現象級”的節目。這檔在全國掀起“漢字風”的節目是怎樣煉成的?東方今報記者為您獨家揭秘。
□東方今報記者 孫川川/文
聯姻 “媒人”馬東和河南衛視的不解之緣
河南衛視和愛奇藝合作,聯合打造了國內首檔大型臺網聯動的文化節目《漢字英雄》,二者的“聯姻”,離不開“媒人”馬東。
馬東是誰?在幾年前,大家的答案會是“馬季的兒子”。而現在,絕大多數人都會忽視他的出身,把他定義成最有文化味兒的主持人。
2012年,河南衛視文化王牌節目《知根知底》正經歷著主持人的更迭,而最終該節目的主持棒“花落”馬東手中。馬東之所以選擇河南衛視,選擇這樣一個有著濃厚文化味兒的節目作為又一次起點,正因為他本身的文化符號,和對文化推廣的責任。馬東對河南衛視有著深深的不解之緣。
去年底,馬東加盟視頻網站愛奇藝,成為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全面負責愛奇藝的內容采編及制作工作。他和河南衛視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河南衛視“文化衛視”的定位也十分契合他自身的文化符號。正像他說的那樣“我一旦有了不錯的想法,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河南衛視?!?。
正因如此,在馬東的牽線搭橋下,才促成了河南衛視和愛奇藝臺網聯動文化節目《漢字英雄》的誕生。
選手 10萬人進行了“海選”
在第一季的《漢字英雄》中,有許多選手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或幽默,或博學,或堅韌成熟,或古靈精怪。那這些選手怎么來的呢?
據河南衛視《漢字英雄》制片人秦峰揭秘,其實《漢字英雄》的每名選手都經歷過“海選”。
“在節目開始之前,節目組花兩個月時間跑了20多個城市,從10萬名學生中進行海選?!鼻胤逭f,每到一個城市,就會在學校和教育機構中進行選拔,先是校長推薦或班主任推薦,然后節目組再一一面試,最終有100多名選手進入最后的節目錄制階段,而面試的唯一標準就是“認的字夠不夠多”。
《漢字英雄》第一季的選手,最大的17歲,最小的7歲。為什么把更小的孩子和成年人拒之門外。秦峰說:“年齡小的孩子知識結構還不完全豐富,成年人會有專業性的可能,身上則缺少原生態的東西。孩子是我們最直接的關注對象,關注漢字應該從孩子做起?!?/p>
設置 公平性、可看性和專業性
任何有競爭排名的節目,都會面對是否公平的問題。而漢字的難易度,標準十分模糊,很難去界定。
《漢字英雄》的考題如何來的呢?秦峰介紹,考題是由北大、清華、北師大等著名高校的漢字專家組成專家團隊來把關,同時會根據國家公布的通用字表和常用字表來平衡難易度。節目組盡最大可能做到每一名選手之間的公平。
為了節目的可看性,在評委的設置上,節目組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才選擇了于丹、高曉松和張頤武的組合。
“于丹在節目中其實擔綱說文解字的工作,讓觀眾和選手們在游戲和娛樂的過程中,學習到新的知識。高曉松是不少選手的偶像,他家世淵源滿腹經綸,同時在國外生活過很多年,可以給選手帶來更豐富的知識,他幽默的個性也能給觀眾帶來更多的歡樂。張頤武的設置是專業角度上的,他是漢字專家,在專業角度可以為選手和節目把關?!鼻胤逭f。秦峰告訴記者,所有的設置都是為了節目的公平性、可看性和專業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