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wǎng)首頁 > 熱點新聞 > 正文
2013年08月16日 08:06
來源:映象網(wǎng)-東方今報
主持人馬東攜三位嘉賓亮相錄制現(xiàn)場
河南衛(wèi)視《漢字英雄》每周四、五21:25播出
節(jié)目準決賽、決賽在北京錄制
記者赴京探班,讓您先睹為快——
《漢字英雄》復賽正在河南衛(wèi)視每周四、周五熱播,8月15日,《漢字英雄》的準決賽、決賽在北京錄制。初賽、復賽一路勝出的六位選手和準決賽中勝出的三位選手將同場競技,決出《漢字英雄》本季的狀元、榜眼、探花。
□東方今報特派北京記者 趙珈/文 劉棟杰/圖
【現(xiàn)場】 難度級別飆升 比賽峰回路轉(zhuǎn)
經(jīng)過初賽、復賽的闖關淘汰賽后,《漢字英雄》進入最終的決賽階段,共有準決賽、決賽兩場激戰(zhàn)。在準決賽中,兩位通過網(wǎng)絡人氣評選復活的選手,一位《漢字英雄》APP互動積分最高的適齡玩家以及六位復賽的待定選手同場競技。決賽的賽制和準決賽的賽制又不一樣,選手們更將遇到從未挑戰(zhàn)過的成語題,可謂瞬息萬變。
準決賽九名選手隨機分成三組,以偏旁為題,每組三個人寫同一個指定的漢字,選手站在九宮格的第一排內(nèi),寫錯字就往后退一格,退出第三排就淘汰,每組最終留在九宮格內(nèi)的人可以晉級決賽。今報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選手們要寫的字難度明顯增大,如“髟”部,就連考髯、髻、鬃三個字;“骨”部,也涉及髖、髓、髀等字。現(xiàn)場觀眾除了跟著選手一起寫字,也跟著場上瞬息萬變的狀況忽而緊張不已,忽而掌聲雷動。“弁”、“彧”等字十分生僻,答案揭曉時,全場一片“原來如此”的感嘆。
【評委】 高曉松成“吃貨” 于丹糾正筆順
錄制過程中,三位“漢字先生”異口同聲,都覺得這么快進入決賽階段,十分不舍。對于節(jié)目中被觀眾廣泛討論的熱點問題,比如“打破砂鍋璺到底”的“璺”字,于丹感嘆,自己是在節(jié)目中看到這個字,才學會了。張頤武則表示,自己當時也不會寫這個字。高曉松則說,直到現(xiàn)在,自己也沒學會寫這個字,引發(fā)全場哄笑。
當選手寫到“饌”字的時候,高曉松內(nèi)心的“吃貨”跑出來了,為了給小選手解釋這個字,高曉松說,“到現(xiàn)在,我唯一對自己失望的就是沒點到好菜”,觀眾再一次被高曉松的自嘲逗樂了。
每當小選手寫對了字,卻出現(xiàn)“倒插筆”的情況時,馬東都會再三要求小選手重寫、注意筆順問題。于丹也表示,很多朋友看完節(jié)目都給她打電話,說倒插筆真的需要糾正。雖然比賽規(guī)則并未提及筆順問題,但在準決賽錄制現(xiàn)場,于丹還是強調(diào)了筆順的重要性。
在決賽中,選手們要聽成語寫字,漢字先生們會講解更多典故。
【訪談】 于丹:參與的熱情比答案更重要
今報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頻道等全國知名媒體,都觀看了節(jié)目錄制。
“真是盛況空前啊!”于丹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我們就是希望孩子們循著漢字,回到造字初期很多理念形成的原點。”于丹表示,《漢字英雄》不是提供標準答案的節(jié)目,她看到有很多觀眾不光看節(jié)目,還下載APP邊看邊寫,這種參與的熱情讓她感覺十分欣慰。“一次次的比拼,一次次的探索,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找到了我們這么一個古老的民族生成過程中文字的觀念。賽到這個時候,參與的熱情比答案更重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