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南文物工作重點已確定 摸清家底申報世遺
文物大省河南要在“十二五”攻堅之年做些什么?1月8日,省文物局在鄭州召開“2013年全省文物局長會”,確定了今年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重點。
摸清文物家底
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中原文物,對于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摸清文物家底成為文物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2012年10月,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啟動,我省也開始部署此項活動。由于我省可移動文物種類豐富、數量龐大、價值突出,普查任務十分艱巨。省文物局局長陳愛蘭表示,持續至2016年的這項活動是對我省文物隊伍工作能力的全面考驗。普查的意義在于全面掌握各類國有單位收藏保管可移動文物的總體情況,建立國有可移動文物登錄機制,為推動文物事業發展奠定基礎。
申報世遺開始沖刺
大運河、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近年來我國同時進行的兩項重大文化工程,我省是全國唯一同時承擔這兩項申遺任務的省份。大運河、絲綢之路申遺時間初步定在2014年,今年將迎接國際遺產專家現場考察評估,已進入沖刺階段。
目前,我省這兩項申報世遺的洛陽含嘉倉遺址、洛陽回洛倉遺址等11項選點的本體保護、環境整治、考古發掘等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打造文物保護品牌
2012年,國家下達我省文物保護專項經費達7.02億元,有力保障了我省重點文物保護工程的順利實施,推動了我省安陽殷墟、隋唐洛陽城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今年,這些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步伐還要加快。未來,它們將成為體現文化遺產尊嚴、惠及人民群眾的新亮點,成為我省具有國際水平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品牌。
打造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品牌,還要把文物保護利用工作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密切結合起來。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表示,要在城鎮化、新農村建設中挖掘和展示傳統城鄉社會中所蘊藏的獨特歷史文化內涵,保持地域文化特色,這對保護我省的文化生態、文物生態系統具有重要作用。
(記者劉 洋 實習生孫碧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