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業廳:我省兩項林業科技成果順利結項
本報訊 11月27日,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我省兩項科技成果日前通過國家林業局專家組現場審定,順利結項。其中,“牡丹種間雜交特色新品種及繁育技術引進”項目可有效延長牡丹花期8~17天,“富精油樹種北非雪松優良種源和定向培育技術引進”項目將使生態樹種北非雪松“落戶”中原。
據省林業廳科技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由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承擔的948項目“牡丹種間雜交特色新品種及繁育技術引進”項目,從美國和日本共引進37個牡丹新品種,課題組科研人員從中優選出20個品種,在洛陽、山東、甘肅等地建立新品種示范基地進行栽培,研究總結出了整套管理技術和栽培措施,有效延長牡丹花期8~17天,有利于我省牡丹產業進一步發展提升。
作為一種新物質能源樹種,北非雪松原產非洲西北部阿特拉斯山海拔1300米~2300米處,樹體高大,樹形優美,松脂具有收斂、抗菌及鎮靜效果。由省經濟林和林木種苗工作站承擔的948項目“富精油樹種北非雪松優良種源和定向培育技術引進”項目,從摩洛哥引進北非雪松種源5個,在駐馬店確山建立起北非雪松種苗繁育基地,營建試驗示范林400畝。作為全新的經濟林生態樹種,該品種的成功引進,在優化我省林木結構、豐富造林樹種等方面均有重要意義。(記者 杜 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