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72家中小企業獲得8億元信貸扶持
7月3日,在鄧州市永泰棉紡有限公司電腦控制全自動紡紗車間,紡織工人正在生產棉紗。目前,鄧州市有120多家紡織企業,年生產能力達150萬錠,使近3萬名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王靜會 攝
對于飽受資金瓶頸擠壓、成本要素上漲等壓力的全省中小企業而言,每一筆資金活水的滋潤都會帶來一批批訂單,甚至“重生”的機會。7月3日,經過三個多月的政府牽線搭橋、銀企對接洽談,72家中小企業最終與河南省內十數家商業銀行、融資性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進行了集中簽約,合同總金額達8.05億元。
3個月已發放貸款180億
一方是中小企業大聲喊“渴”,一方是金融機構小心放“水”。這個被學界譽為“世界性難題”的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在我省同樣表現突出。特別是今年以來,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諸多因素影響,我省中小企業創新難、融資難、用工難等問題不斷顯現。其中,融資難問題尤為突出。據省工信廳中小企業局調查顯示,全省80%的小微企業無緣銀行信貸,86%的認為融資“比較困難”或“困難”。
破解“世界性難題”,需要出實招。從今年4月份開始,省工信廳會同人行鄭州中心支行,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與中小企業開展了系列對接活動。其間,全省共推薦貸款項目1300余項。通過項目推介、項目對接和項目協調,三個月來,共簽訂貸款合同240億元,已發放貸款180億元,其中銀擔業務87億元。
小微企業收益最大
對于當天銀企成功簽約,省工信廳廳長楊盛道說:“這是政府部門、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多方聯手,共同助力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的一次有益嘗試。”
楊盛道同時表示,此次簽約活動呈四個特點:一是重點突出、特色鮮明。此次對接活動中的簽約項目均為中小微企業,其中80%以上為小型微型企業。二是多方參與、互利共贏。18家商業銀行、18家融資性擔保公司、18家小額貸款公司分別代表所屬行業,與72家貸款企業簽約,充分體現了政企聯動、銀企聯手、銀擔合作與小貸互動的特點。三是項目優質、重點突出。本次對接活動的簽約項目絕大部分來自創新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農副產品加工型企業,高成長型中小企業項目占比達75%。四是內容豐富、帶動性強。對接活動帶動了全省各類金融機構為1.5萬家中小企業授信727億元,簽訂貸款合同423億元,目前已發放貸款356億元。
當天的對接會上,省工信廳還與8家商業銀行簽訂了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協議。(記者陳學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