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全力建設對接西南地區的門戶城市
十八大代表、南陽市委書記李文慧談學習十八大精神體會
閱讀提示
“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堅持科學跨越不動搖;緊緊圍繞中原經濟區南陽主體區建設,堅持走好‘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不動搖;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堅持打造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市不動搖……”昨日,南陽市委書記李文慧向本報記者暢談了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體會。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李文慧說,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首先是學習,關鍵在做。
A
發展樹立起“跳起來摘桃子”的理念
李文慧說,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堅持科學跨越不動搖。就南陽來講,這些年來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謀發展,經濟總量和居民收入的增速都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但是,南陽人口多、底子薄,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比,與全省的發展水平比,還有很大差距。要想在2020年達到全省、全國的平均水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肩負的任務很重、壓力很大。
為此,我們將牢牢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把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落實到科學發展上,推動南陽科學跨越。
工作推進中,按照打造中原經濟區重要區域增長極、豫鄂陜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區域性交通樞紐、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市的戰略定位,樹立起“跳起來摘桃子”的理念,制定一個相對較高但又符合南陽實際情況的發展目標,不斷膨脹經濟總量,確保主要經濟指標、群眾收入指標均與生產總值增速同步增長,確保1100多萬父老鄉親與全省、全國人民一道,如期過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B
加快南陽建設,要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李文慧說,緊緊圍繞中原經濟區南陽主體區建設,堅持走好“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不動搖。中原經濟區南陽主體區建設,是我們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主戰場,也是檢驗學習成效的試金石。
國務院11月17日正式批復了《中原經濟區規劃》,規劃中,南陽元素多達72處,其中明確點到南陽的有42處,涉及南陽的有30處。其中,提出南陽要建設糧食生產核心區,要建設生物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提出南陽加快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建設成為中原經濟區對接西南地區的重要門戶。
李文慧說,這些要求都非常符合南陽的實際情況。下一步,我們將圍繞《規劃》中對南陽發展的要求,把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道路,與走好“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結合起來,加快中原經濟區南陽主體區建設。
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龍頭,強化新型工業化的主導作用。二是以新型農村社區和新區建設為抓手,強化新型城鎮化的引領作用。三是以糧食主產區建設為載體,強化新型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作用。
C
“三個關鍵詞”力促高效生態示范市建設
李文慧說,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堅持打造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市不動搖。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全省四大生態功能區,我們占了伏牛山和桐柏山兩個,既是生態富集區,也是生態高度敏感區。
省政府于今年7月份正式批準了南陽市建設中原經濟區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市總體方案,這標志著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市上升為全省戰略,也使南陽在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南陽建設中有了抓手和突破口。
在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市建設上,我們將牢牢把握“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高效”,應用南陽在發展高效生態經濟方面取得的好的經驗和技術。
第二個是“生態”。樹立生態成本觀、環境大局觀、綠色政績觀,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突出位置,使南陽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第三個是“示范”。就是在全省先行先試,走在前列。結合南陽實際情況,篩選確定了100個重點項目,進行了任務分解,落實責任,一抓到底,力爭盡快抓出實效。
(記者 郭啟朝 實習生 郭真真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