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汴今起公布PM2.5監測數據 網上每小時更新
資料圖
兩市今起公布PM2.5監測數據,網上每小時更新一次
閱讀提示
PM2.5,千呼萬喚始出來!今日起,登錄鄭州市環保局網站,就能看到實時空氣監測數據。
記者昨日從鄭州市環保局媒體通氣會上了解到,即日起,河南省將選擇鄭州市區,并通過市環保局網站,率先在全省發布包括PM2.5在內的6項空氣指標的即時監測數據,監測信息來自全市九個空氣質量監測點,每一小時更新一次。此外,開封市也主動要求今日起監測PM2.5并公布相關數據。
發布渠道
官方網站每小時更新一次
借問PM2.5數據何處有?鼠標一點就收悉。即日起,登錄鄭州市環保局網站(http://www.zzepb.gov.cn/),點擊右邊條“鄭州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一欄,即可看到以鄭州市市區地圖為背景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空氣質量日報”兩項內容。在“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一項中,可以看到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一氧化碳、臭氧六項內容,而“空氣質量日報”一項中反映的則是全市九個監測點的空氣日報。
鄭州市環境監測站副站長范相閣表示,九個監測點將每天24小時站崗,每隔一小時傳回一次實時監測數據。鄭州市的各項監測數據和開封市的空氣監測數據,將一起在省環保廳網站(http://www.hnep.gov.cn/)上更新。
九個監測點“緊盯”鄭州空氣
監測地點
以后和大家“時時見”的PM2.5數據來自市區哪些空氣質量監測點?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檢測規范》等要求,鄭州市選出9個點進行監測:市環保局、河醫大(建設路化工設計院)、煙廠(商城路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鄭紡機(黃河路鄭紡機)、銀行學校(花園路中國人民銀行培訓學校)、供水公司(高新技術開發區科學大道61號)、崗李水庫、經開區(經開區管委會)、四十七中。
根據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檢測規范》要求,建成區域城市人口在300萬以上的城市至少設置8個監測點位。點位分布的主要技術指標有兩個:一是所有城市建成區評價點的均值應盡量反映城市的實際空氣質量總體水平;二是要反映和代表城市污染物的不同高低水平。另外,評價點位周圍50米內不應有污染物,采樣口周圍空氣流通,一定距離內無障礙物等。
以前測“籃球”,今起開測“乒乓球”
對比
鄭州市環保局副局長王利表示,新公布的監測指標將在此前標準“老三樣”——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基礎上,再增加“新三樣”——PM2.5、一氧化碳、臭氧三種指標。
“如果PM10是‘籃球’,PM2.5就是‘乒乓球’。”鄭州市環保局污防處處長陳勇舉了個形象的比喻,將PM10和PM2.5作對比。他說,“個頭”越小,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就越大,對空氣質量考驗的等級也隨之提高。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一般會被擋在鼻子之外。10微米至2.5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排出體外。但PM2.5是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可吸入肺部,并能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易溶解在血液中,被稱為“肺部殺手”。
2000年,鄭州市開始PM10監測,并納入國家環境空氣質量評價體系。目前,鄭州市投資1000多萬元、監測PM2.5的9個監測點運行正常,每個監測點添置的3臺新機器均順利試運行一個多月。明年,平頂山、洛陽、焦作、三門峽、安陽5市也將“上馬”PM2.5監測,2014年將推廣至全省。
據悉,截至2010年底,除美國和歐盟一些國家將PM2.5納入國標并進行強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尚未開展對PM2.5的監測,大多只對PM10進行監測。
鄭州屬二級標準區
“35”、“75”是準繩
教你看數據
看懂PM2.5,要咬準“35”、“75”兩個數字!環保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顯示,我國PM2.5標準分為兩級:一級標準規定年平均濃度限值為15微克/立方米、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為35微克/立方米;二級標準規定年平均濃度限值為35微克/立方米、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為75微克/立方米。其中一級標準適用于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二級標準適用于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
根據標準,鄭州市區適用二級標準。這意味著,PM2.5在空氣中的年平均濃度上限為35微克/立方米,24小時平均濃度上限應為75微克/立方米。
誰是PM2.5“罪魁禍首”?專家表示,這個問題既要“問天地”、也要“問你我”,因為它的來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自然界的風沙和揚塵,比如河南三四月份沙塵暴及10月份風沙天氣,都是PM2.5上升期。另外,市民生產生活中的燃煤飛灰、燃油飛灰、機動車尾氣、生物質燃燒飛灰和工業粉塵、建筑塵,都能和硫酸根離子、硝酸根離子、二氧化硫氣體等在特定條件下形成PM2.5物質。(記者 朱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