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廚鄉“炒熱”家鄉經濟 年勞務收入10多億
8月15日,記者在長垣縣城采訪發現,五星級五洲大酒店、四星級銀河國際大酒店等一批星級酒店的在建,以及一批美食佳話、民間傳說類文化娛樂節目的出爐,正在逐步提升長垣的烹飪產業及特色休閑旅游業發展水平。
“自古名廚出長垣,長垣村婦賽國廚。”無論到北京、上海,還是德國慕尼黑、美國紐約,河南長垣籍廚師馬國強的表演總是令人驚嘆。這位70多歲的老人是目前吉尼斯“最細拉面”紀錄的保持者,他曾將1斤面拉成262144根,被譽為“拉面王”。在長垣,有著一身驚人絕活的廚師,絕不僅馬國強一人。長垣烹飪源于春秋,成于唐宋。北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寺庵菜和民間菜五大體系。
近年來,長垣不僅舉辦了中國(長垣)國際美食節,還著力構建烹飪業的產業鏈條,走烹飪業帶動農業產業化路子,進一步擴大“中國廚師之鄉”的影響力。投資近7億元的食博園,占地318畝,是集餐飲美食、休閑娛樂、運動健身、商務旅游于一體的中心居住綜合體。目前,已入駐國內知名企業15家。長垣縣政府還下發了《關于支持餐飲業發展的意見(試行)》,新政策將扶持大眾化餐飲企業50家,著力推進大眾餐飲的規模化、標準化、連鎖化發展;其次是以食博園、特色餐飲店為基礎,打造具有長垣特色的美食街區、小吃名吃城2—3個;此外還將扶持具備食材加工配送功能的農餐對接企業3家以上,引導支持餐具、廚具等相關產品的開發、生產與利用。
長垣去年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首家縣級“中華美食名城”。目前,長垣全縣有餐飲企業1200余家,其中有“中華餐飲名店”5家,“河南餐飲名店”2家。長垣縣的廚師隊伍3萬余人,其中在國外工作的名廚達1000余人,長垣廚師不僅“用一把鐵勺炒香了全世界”,還炒熱了家鄉經濟,縣內從業人員已近萬人,年實現勞務收入達10多億元。(記者李虎成 通訊員代 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