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拓展
在許昌市新興路與清潩河交匯處,有一個街頭游園——潩新苑。8月11日傍晚,在這個不大的游園內,嶄新的健身器材上,孩子們正在鍛煉身體;許扶運河邊,垂釣的市民悠然自得;古樸的滄浪亭下,老人們在神情專注地聽戲,聽到高興處,還能接上幾腔、唱上幾句。
在許昌市,像這樣因地制宜、創建為民的城市民生項目數不勝數:污水點的截堵、強電弱電的入地、街頭游園的建設、積水點的改造、斷頭路的打通。而這一切,都與許昌堅持不懈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密切相關。
也許是因為荷花的美歷代為人們所喜愛,在許昌,種荷之風經歷百代千秋,許昌也有了“蓮城”的美稱。近年來,許昌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抓手,以提高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目的,先后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許昌市常年堅持的“十萬市民進課堂”活動,通過市民學校、家長學校、社區文化中心等載體,提升機關干部、企業職工、在校學生、城鄉居民的文明行為和文明禮儀;每季度舉辦一場的“文明中原大講堂”,圍繞弘揚中原文化、提高文明素質、優化社會服務、維護社會秩序、改善城鄉環境等方面,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授課;形式多樣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從未成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綜合運用看、讀、講、賽、寫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帶動全社會形成誦讀經典、學習經典的熱潮;充分運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和閱報欄、公交站牌等戶外媒介,開設“我參與、我行動、我文明、我幸福”和“文明大家贏”、“文明巡邏員”等欄目,印制10萬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知識手冊》,提高廣大市民踐行道德規范的自覺性,實現了文明城市創建由行為約束為主向道德自覺的轉變。
許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登喜說,近幾年,許昌堅持抓發展打牢創建基礎,抓整治營造優美環境,抓核心提升文明素質,抓統籌促進社會和諧,抓機制強化工作保障,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拓展,鑄就了一個文明新許昌。(本報記者 劉海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