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項目帶動資本活市促工業轉型
進入7月,沁陽市又一批大項目開工、竣工,總計投資153億元,這些項目涉及現代化工、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0個,10億元以上項目6個。
“經濟形勢越困難,越要善抓機遇大上項目。我們要用足用活項目帶動這個抓手,積極謀劃新型工業化持續轉型提升。”7月22日,沁陽市委書記陳敬如對記者說。
這兩年,該市大力實施“項目帶動、資本活市、人才興沁、環境贏商”戰略,每年都有30多個超億元項目落地生根,先后有8家全國500強企業花開沁陽,形成了新能源、現代化工、裝備制造等產業為支撐的新型工業化格局。
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沁陽的項目建設也同樣面臨挑戰。該市積極化挑戰為機遇,前不久,該市出臺了“十六條”經濟新政,斥資8000余萬元幫助當地企業渡難關,努力打造最善待企業的城市。上項目、搞技改、提素質、降成本、挖潛力,已成為當地企業的主動選擇。目前,該市超威、永威、崇義輕工等骨干企業均實現了產銷兩旺,全市納稅超千萬元企業達到11家。
今年1至6月,沁陽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有224個,計劃總投資739.75億元,其中工業項目超億元的35個,超10億元的10個。
與此同時,堅持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突破口。目前,新規劃的15個新型農村社區已完成投資8.3億元。在保證農民權益的前提下,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為新型工業化創造了廣闊空間。
“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采取引企上山、荒坡地治理、提高投資強度等措施,整個沁陽就會多出5萬畝的工業容納空間。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預計沁陽未來20年的工業化將不受土地制約的影響。”沁陽市市長魏新洪說。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沁陽市財政總收入完成11億元,同比增長15.4%。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8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97億元,分別增長12.2%和13.4%。國稅收入增幅居全省十強縣第3位。(記者李建華 通訊員邱明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