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信訪機制創新 “領導掛牌、群眾點名”
義馬市副市長程相渠關心地查看信訪群眾喬馬強的傷情。
□文/圖 本報記者 閆伊默 吳 燁
核心提示
群眾工作的“義馬模式”、“澠池經驗”曾經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在此基礎上,三門峽市于去年8月份開始在市、縣、鄉三級全面推行“領導掛牌、群眾點名”的信訪新機制,為社會管理創新再探新路,這在全國尚屬首次。近日,記者在三門峽對此進行了實地調查。
群眾點名市領導接訪
2月24日上午8點半,在三門峽市群眾服務中心,市委一位主要領導準時趕到這里接待來訪的群眾。
其實,根據媒體公告,之前的22日才是這位領導接訪的日子。由于當天有其他重要會議需要出席,他就與那天點名要見他的來訪群眾約在了周五。
“領導接訪不是走走形式,而是要解決問題”,因此,與當日群眾信訪所涉及的相關職能部門領導也悉數到場。
第一位來訪群眾是來自靈寶市豫靈鎮的老人劉栓牢,一進門,這位領導就笑著招呼他:“老劉,我們又見面了,快坐下!”原來,去年該領導曾經到他家里慰問過。
待老人在對面坐定,該領導又問他:“老劉,你的大名咋寫?”老劉說:“我叫劉栓牢。”該領導翻看一下來訪人登記表打趣道:“原來是栓寶的栓啊!”引來一屋子的笑聲。
這位領導問老劉想給他說啥事,老劉向他埋怨道:“老是住在親戚家里也不是事!我就想問問我們的新村建設啥時候完工?啥時候能搬進去住?”原來,老劉所在的村組因環境問題進行了整體搬遷,由于新村尚未完工,一家人暫住在親戚家。
這位領導笑著對老劉說:“我理解你的心情,‘寄人籬下’的滋味不好受。你們村組的搬遷工作,我們一直都在關注。每次見到你們的鎮書記,我都問他工作落實的咋樣了。今天你們鎮的書記也來了,讓他給你解釋一下。”
豫靈鎮黨委書記趙鐵安說:“由于天氣情況,施工進度受到影響,給老百姓生活帶來困難。目前房子已經基本封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我們盡可能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爭取5月底前把房子建成,6月中旬完成水電、道路等配套設施,越夏后可投入使用。在此之前,發動群眾投親靠友或在外租房,并按照每人每天5元的標準發放過渡期安置費。”
這位領導邊聽邊記,并不時囑咐靈寶市和豫靈鎮的領導,“民生無小事”,一定要將這個事“當成天大的事去處理”。
最后,該領導對老劉說:“請你放心!你們的新村建設情況,我會抽時間親自去看。這樣解決你看行不?”老劉滿意地笑著說:“俺知道您忙,也不想給您添麻煩,但就是想給您說說情況,歡迎您再來我們村走走看看!”
老劉要走了,這位領導站起來拉著老劉的手送他到門口,并囑托老劉:“要相信黨和政府一定會把這個事辦好,感謝你今天來反映情況,也拜托你回去后把處理情況給鄉親們說說,多做做宣傳和解釋工作,我們共同克服困難,爭取早日喬遷新居。”
這是三門峽“領導掛牌、群眾點名”接待來訪群眾的一個普通場景,自去年8月份該市全面實施這種信訪新模式以來,信訪群眾點名見領導在這里已是常態。
信訪積案催生新模式
“目前在全市推行的‘領導掛牌、群眾點名’信訪新機制,實際上直接來源于三門峽市湖濱區檢察院的做法。”該市信訪局副局長李定慈介紹,“去年7月份市政法委書記郭紹偉調研時發現這種做法很好,經過研究市里決定全面推廣。”
據了解,“領導掛牌、群眾點名”信訪模式在湖濱區檢察院較早施行,是該院“在處理信訪積案過程中總結出的有效經驗”。
湖濱區是三門峽市區內唯一的行政區,地理位置特殊,信訪矛盾突出,涉檢信訪積案不斷增多。截至2007年,信訪積案已達11件13人,其中上訪時間最長的21年,最短的也有7年。
“我21年的申訴終于有了滿意的結果,現在腰板兒終于直起來了,謝謝你18天來為我付出的艱辛努力……”2007年8月21日,在湖濱區檢察院檢察長楊森的辦公室里,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握著楊森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這位老人叫白潔(化名),曾是某單位會計。1986年6月26日,白潔因涉嫌索賄1300元,被檢察院立案偵查,在批捕羈押110天后因證據不足被免予起訴。白潔對此不服,從此踏上了21年的赴省進京上訪路。其間各級檢察機關9次復查,直至最后撤案,但善后問題卻一直懸而未決。
剛于2007年4月12日上任的楊森,在著手清理信訪積案時看到了白潔曾經給檢察干警寫的一封信:“天氣漸漸地冷了,我孩子的棉衣還沒有準備,作為母親,我心里著急啊……每每夜幕降臨,我仿佛看到了她們酣睡的臉上掛著淚花,從夢中醒來找媽媽……”看著被淚水打濕的字跡,楊森心里涌起一陣酸楚。
2007年8月3日,楊森主動接訪白潔。白潔提出賠償不低于50萬、解決科級待遇、調回教育系統且工資不低于同期任教人員等六項要求。
面對白潔激烈的情緒,楊森率先接訪,辦案人員每天約訪,主管檢察長適時回訪,同時協調各方,盡可能落實其相關待遇。通過18天的努力,白潔接受了8356.60元賠償金、已退休的關系調回教育系統、月工資比同期任教人員多1元等條件。白潔含淚寫道:“21年來,我第一次由衷地寫下‘很滿意’三個字!”
“在這個意義上,我應該感謝白潔,正是通過處理她的案子,我們才有了信訪機制的創新。”楊森說,“5年來我們辦理各類案件4005件、涉及6328人,實現了‘零積案、零新訪、零申訴、零賠償’。”
2011年8月份,“領導掛牌、群眾點名”信訪新機制開始在三門峽市全面施行。
在三門峽市各級群眾工作服務中心大廳,附有姓名、職務、主管工作的市級領導照片赫然懸掛在墻上,信訪群眾可以據此點名見到想見的各級領導,被群眾點名的領導隨時到現場接訪,并全程負責解決問題。
根據規定,市級領導輪值接訪的相關信息提前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公告,公告的接訪時間不能隨便調整,確需變更必須提前公告并及時“補課”。該市還出臺相關文件對各級領導干部接訪工作作出剛性規定,市級領導堅持每周三接訪,雷打不動;縣(市、區)黨政領導全天候輪流接訪、不留空當;鄉(鎮)及市縣直屬部門領導有訪必接、不打折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