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為基就業為本許昌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城市
在積極探索“三化”協調發展的過程中,許昌市提出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通過產城融合和產業支撐,建設宜居宜業的新型城市。
全國人大代表、許昌市委書記李亞說:“我們不僅要建城,而且要使二產、三產的發展在城里實現,使一產的精深加工、物流在城里實現。只有把‘城’和‘市’結合起來,把城市的發展和產業的發展結合起來,群眾才能在這里居住,才能在這里有業可就。”
按照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發展路徑,許昌市堅持產業為基、就業為本,牢牢抓住產業集聚區這個載體,以產業發展決定城市建設規模,以就業崗位決定人口轉移進程,制訂實施集聚區提升推進計劃,集聚區建設成效顯著,初步形成了“一帶十區二十個產業集群”的產業體系,集聚效應日益顯現。2011年,許昌新區中原電氣谷等10個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00億元,完成投資480億元,完成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超過50%。截至2011年年底,許昌市10個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已達60平方公里,就業人員達到28萬人,為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許繼集團是第一家進入許昌新區中原電氣谷的企業,目前建成和在建項目共8個,總投資50億元,總建筑面積將達20萬平方米,在規模上相當于再造一個許繼。”許繼集團總裁李富生引用數據來表明新型城鎮化建設給企業帶來的巨大變化。
有了充滿活力的中原電氣谷,許昌新區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高地,這里不僅為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平臺,而且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效載體。在新區生活的居民劉淑容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鄧莊社區經過改造后,不僅居住條件大為改善,而且因為周邊有了不少企業,原來在外打工的兒女都回到了家鄉就業,自己和老伴也在小區物業公司上班,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兒。
在積極探索“三化”協調發展的過程中,許昌市提出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通過產城融合和產業支撐,建設宜居宜業的新型城市。
全國人大代表、許昌市委書記李亞說:“我們不僅要建城,而且要使二產、三產的發展在城里實現,使一產的精深加工、物流在城里實現。只有把‘城’和‘市’結合起來,把城市的發展和產業的發展結合起來,群眾才能在這里居住,才能在這里有業可就。”
按照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發展路徑,許昌市堅持產業為基、就業為本,牢牢抓住產業集聚區這個載體,以產業發展決定城市建設規模,以就業崗位決定人口轉移進程,制訂實施集聚區提升推進計劃,集聚區建設成效顯著,初步形成了“一帶十區二十個產業集群”的產業體系,集聚效應日益顯現。2011年,許昌新區中原電氣谷等10個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00億元,完成投資480億元,完成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超過50%。截至2011年年底,許昌市10個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已達60平方公里,就業人員達到28萬人,為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許繼集團是第一家進入許昌新區中原電氣谷的企業,目前建成和在建項目共8個,總投資50億元,總建筑面積將達20萬平方米,在規模上相當于再造一個許繼。”許繼集團總裁李富生引用數據來表明新型城鎮化建設給企業帶來的巨大變化。
有了充滿活力的中原電氣谷,許昌新區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高地,這里不僅為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平臺,而且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效載體。在新區生活的居民劉淑容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鄧莊社區經過改造后,不僅居住條件大為改善,而且因為周邊有了不少企業,原來在外打工的兒女都回到了家鄉就業,自己和老伴也在小區物業公司上班,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