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建設渠首水源生態屏障
為確保首都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人民喝上清冽甘甜的丹江水,日前,我市出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態示范林業規劃》,擬投資23.5億元,建設渠首生態保護屏障。高效生態林業示范區包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的淅川、西峽、內鄉、鄧州三縣一市的瓦亭鎮、師崗鎮、桃溪鎮、乍曲鄉、彭橋鎮、杏山旅游管理區等,總面積6361.93平方公里。示范區現有林業用地626.1萬畝,其中有林地450.4萬畝,宜林地133.3萬畝,森林覆蓋率47.2%森林蓄積量687.1萬立方米。
高效生態林業示范區分為四大功能區:濕地保護區、水源涵養區、山地保育區、綠色產業區。濕地保護區包括丹江口水庫沿岸海拔150m~171m消落區及匯入庫區的淇河、丹江河、鸛河等三條主要支流兩側灘地區域,面積99.65萬畝;水源涵養區包括濕地保護區以外的丹江口水庫周圍及丹江河、鸛河、淇河兩岸第一層山脊范圍,面積174.81萬畝;山地保育區包括水源涵養區外圍,以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和森林公園范圍為主,面積561.91萬畝;綠色產業區包括水源區內的淺山丘陵區域,重點發展綠色產業,面積117.93萬畝。
整個工程規劃重點抓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長防林、生態公益林保護等工程,實施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生態能源林、環城防護林及城郊森林和村鎮綠化工程等生態建設項目,搞好濕地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發展名特優經濟林、林木種苗花卉基地和生物質能源林基地等,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農民致富。
根據《規劃》,我市計劃投資23.5億元,到2020年高效生態林業示范區將完成造林200萬畝,其中荒山宜林地造林133.3萬畝,疏林地、灌木林地及地質低效林改造57.7萬畝,三沿四圍造林9萬畝,撫育中幼林250萬畝。屆時森林面積增加150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15.7%,活立木蓄積量增加328萬立方米。初步建立比較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實現送一泓清水進京的總體目標。目前,各項工程正有序開展。(柏伴雪 杜思高)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