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3日 09:02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一名學生背著書包走出校門準備回家。近日,教育部發布規定,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其中明確規定教師收禮、有償補課等行為將受到相應處分
一位老師在給學生們上課。近日,教育部發布規定,再次強調“師德紅線”
為建立健全違反師德行為的懲處制度,切實解決當前存在的師德突出問題,教育部研究制定了《辦法》,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開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12月18日。
《辦法》中規定,教師有體罰或騷擾學生、收禮或有償補課等10種行為,將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相應處分。
□東方今報記者 高冬麗
首席記者 趙媛/文 記者 沈翔/圖
教師收禮、有償補課、體罰學生、騷擾學生……11月29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明確規定了有這些行為的老師將受到相應處分。那么,這個被業內稱為國字號的“師德紅線”老調能否奏出新曲?“師德紅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產生多大的制約力和震懾力呢?
【調查】
最反感老師“暗示”補課
家長和學生對《辦法》有什么看法呢?
昨天上午,記者隨機采訪了部分學生和家長。結果顯示,大家對老師有償補課最反感。
“我覺得老師們有償補課真得好好管管了。”家長劉女士表示,以前她孩子上小學時,發現老師喜歡發短信說,孩子某個科目不是太好,應該好好補補,后來她打聽才發現,原來很多老師都這樣告訴學生,而且,個別老師還專門開輔導班,有些本該在課堂上講的內容,非要到輔導班上講。
還有家長坦言,老師雖然一再“強調”自愿參加輔導班,可如果不參加,家長們擔心被老師“穿小鞋”。
除了有償補課,家長們還對體罰學生表示“可憎”。
鄭州市民崔先生表示,他孩子字寫得不好,老師批評可以,但沒想到老師居然把孩子的作業本給撕了,還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孩子起了個外號。
“孩子已經很努力了,但我們需要給他時間。”崔先生說,老師的這種做法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是在歧視學生,現在,他的孩子已經對寫作業充滿了恐懼,每寫一個字,都要來回拿橡皮擦幾遍,直至把紙擦爛為止。
“真該管管老師的行為了。”崔先生表示。
【爭論】
標準太模糊 辦法仍需細化
雖然家長們對《辦法》表示支持,但大家仍有不少疑問。
“老師收禮應該有個硬杠杠。”鄭州市民田強表示,現在都在教孩子們學會感恩,有時候,他們會給老師送小禮物表示感謝。“這個小禮物算不算收禮呢?”
他認為,老師收禮必須明確規定收多少被視為觸犯“紅線”,現在的規定有些太含糊。
也有老師表示,《辦法》中關于體罰學生的標準很模糊。
“什么是體罰?什么是適當懲罰?”一位小學老師表示,法律上都沒有明確界定兩者的界限,老師們更是沒辦法把握。“學生調皮,罰站幾分鐘算體罰嗎?”
【我省】
師德不過關 將“一票否決”
今年10月29日,我省正式出臺《關于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師德考評方式,建立我省師德考評制度。
我省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業績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對教師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我省將完善學生、家長和社會參與的師德監督機制,對有嚴重失德行為、影響惡劣者按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直至撤銷教師資格。
而早在2004年,鄭州市就公布了《鄭州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十項規范》和《鄭州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十條懲戒》,對師德提出明確要求。
十項規范中規定,老師不諷刺、歧視、侮辱、驅趕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參與和組織有償家教等。而十條懲戒中,則嚴禁歧視、諷刺、挖苦、侮辱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收受賄賂、徇私舞弊等,另外,向學生或家長索要錢物、推銷商品、違規收費、參與有償補課等都包括在內。
鄭州市規定,出現“十條”現象的教師,情節較輕的可由學校提出批評,或者責令教師本人作出書面檢查,在全校予以通報,直至扣除本人當年獎金,當年不得評優、評先并取消職務晉升資格;對情節較重、造成不良影響者,由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解聘,并由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撤銷其教師資格。
【專家】
成為“高壓線” 還需有效監督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師郝森林認為,師德紅線要想成為“高壓線”,監督不能缺位。“比如一個老師體罰學生,如果學校和主管教育部門沒有處分他,校長和主管領導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應該予以明確。”
郝森林表示,規定教師不得體罰學生和有償家教等,這早就在不少地方實施,可是類似的規定基本上都沒有得到很好執行,究其原因,還是缺乏剛性的懲罰及保障措施。對于違反師德的監督職責需要清晰,并且要有配套措施。否則,“違反師德”的規定最終可能會流于形式。
“現在教師資格證只考核教師相關知識和能力,卻不考核師德,這應該改進。”郝森林還建議,教師資格證應該和師德掛鉤,師范類大學畢業生除了需要考核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等內容,還應該和他們大學期間的操行評定相掛鉤。另外,教育部門也應該建立一套人格評價體系,類似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對老師的師德進行評定。
網友吐槽
“中國的教育就是
讓人不知所措的教育”
在網絡上,網友們更是圍繞師德展開了大討論,還有網友坦言“中國的教育就是讓人不知所措的教育”。
@北定星實:反對強迫或暗示自己的學生上自己老師的課,更反對禁止教師在節假日憑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代課賺取合理薪水的一刀切規定。
@晨光830301:玉不琢,不成器!現在的孩子太難教育了,松了不成器,嚴了家長又不答應,中國的教育就是讓人不知所措的教育!
@齊右天民:什么樣的懲戒才算適當,法律法規應該有明確的表述!不然,當老師的就真的不敢對學生進行懲戒教育了!孩子在家里被寵著,在學校里被護著。等到在社會上惹了事,就只有靠法律去懲罰了!
@矮貧丑一個:制定政策是前提,落實才是結果。在實施過程中基層的效果如何才重要。我只是普通人,過的是平凡生活,基層永遠是政策效果的最重要的試驗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