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08:26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李凌/文
記者 邱琦/圖
今年9月底,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啟動,引發了各地關注和渴望。一時間,全國多個城市如廈門、天津、深圳、廣州、重慶、武漢等,相繼傳出籌劃申報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區)的消息。
而在河南,亦有不少專業人士認為,鄭州有綜合保稅區,有全國唯一的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有條件申報也應該積極申報。
最近,一個利好消息傳出。
消息 官方首次表態申報自貿區
“只是個意向,距離正式申報還很遙遠。”
10月22日,全省經濟運行電視電話會上,省發改委在第四季度重點工作建議中提出,航空港區要啟動中國(鄭州)自貿區申報前期工作。
相關表述是這樣的:“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規劃建設,賦予實驗區省轄市一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盡快研究制定我省試驗區支持政策和直通車實施意見,爭取國家再出臺一批具體政策,啟動中國(鄭州)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前期工作。”
雖寥寥數字,但傳遞出的信息內涵卻令人振奮,這是河南官方首次公開表態要申報自貿區。
昨日,省發改委經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申報前期準備工作)剛開始啟動,一切還在研究討論中,“只是個意向,距離正式申報還很遙遠。”
解讀 保稅區的“升級版”
“有了自貿區,等于少了很多對外開放的障礙和約束,相當于一個加強對外聯系的通道。對招商引資,和國外的經濟聯系有很多便利。”
也有人表示不解:“我省已經有了保稅區,有了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再要這個自貿區,還有什么用呢?”
專家解釋,與國內現有的保稅區體制相比,自由貿易園區在外匯管理、貨物監管、企業建立等方面擁有更多的貿易便利化條件,因此,也被視為保稅區的“升級版”。
“由于自貿區可以涉及貿易、國際合作、投資、加工、金融、中介和物流等國民經濟多個領域,因此,自貿區幾乎對各行業都可以帶來利好。”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宋向清說,“前提是所有項目必須在自貿區內完成,出自貿區一切都回歸常態,所有關稅和優惠待遇只在自貿區這個特定區域享有。”
“一旦自貿區獲批,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外向型企業。”省科協副主席、河南大學教授梁留科分析,設立自貿區,可以讓企業的生產成本更低,“因為企業生產流通的中間環節成本會減少,通關速度會更快,尤其是金融結算、外匯管理和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對企業來說是最大的吸引力。”
“自貿區是個發展趨勢,等于是對外開放的平臺和窗口。”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表示,“有了自貿區,等于少了很多對外開放的障礙和約束,相當于一個加強對外聯系的通道。對招商引資,和國外的經濟聯系有很多便利。”
意義 一些問題有望迎刃而解
“自貿區最大的意義是,原來不允許進出口的產品,可以通過自貿區一些新的做法,實施特殊的政策予以進出口。”
“在國際上,自貿區一般與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緊密相連,往往有些自由貿易區是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的一部分,甚至有些自貿區就是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但兩者還是有一定差距,性質也完全不一樣。”
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鄭州雖然已建立了保稅區,但在外匯管理、貨物進出港監管、轉口貿易等方面,還有較多限制。”
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港區分局副局長周尚升舉了一個例子:“從今年開始,富士康已經對出口的手機實行返鄭維修”,而這些返修的手機,則需要交納出口關稅,如果有了自貿區,這部分關稅就不用交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
其他諸如有的企業欲內外貿易兼做,卻礙于保稅區功能限制無法實施;有的企業原廢料運出保稅區不方便,影響廠房擴張等,“有了自貿區,這些問題就有望迎刃而解。”
“全球已有1000多個自貿區。自貿區最大的意義是,原來不允許進出口的產品,可以通過自貿區一些新的做法,實施特殊的政策予以進出口。”九鼎德盛董事長張保盈表示,上海自貿區建成后,效果很明顯,“建設自貿區是一個新事物,在河南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情況復雜,難度大,問題疊加,因此,要加大研究,突出針對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這是當務之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