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 08:28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李凌/文 記者 沈翔/圖
編者按
9月22日,是國務院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航空港區)整200天的日子,10月3日,是河南省政府召開鄭州航空港區新聞發布會整6個月的日子。
站在這重要的歷史節點上,回望航空港區。棗園、農田、荒地變成了廠房,農民變成了市民,同時也變成了工人。高樓林立,人頭攢動,一座有著藍天夢的新城,正向著鄭州都市區的經濟增長極、河南內陸開放高地的“橋頭堡”闊步前行。
東方今報特別推出“機遇——鄭州航空港區進行時”系列報道,今天,我們倒轉時鐘,帶您去看鄭州航空港區的前世今生。接下來,您將陸續看到航空港區的那些人,和他們抓住的夢想騰飛的機遇。
【前世】7萬農民的“小區”
2007年10月,為加快鄭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省委、省政府批準設立鄭州航空港區,當月,鄭州航空港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為鄭州市政府派出機構,行使縣級綜合經濟管理權限,轄42個行政村,7萬多人,不到10平方公里(含機場4.6平方公里)。
在富士康工廠東邊的馬莊村,今年72歲的村民馬敬先坐在自家樓房外,看著身邊不時走過在他家租房的工人。“我家有4層小樓對外出租,每個月租金能收5萬多元。”他說,兒子和朋友買了貨車搞運輸,媳婦開著一個商店,“一年收入幾十萬,這日子舒坦著呢!”
但僅僅在4年前,馬老漢一家還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距離新鄭機場不遠,但他們得到的實惠并不多。“兒子和媳婦都在鄭州市區內打零工,地也少了,一年的糧食夠自家吃。我放著幾十只羊,掙個零花錢”。
馬莊村有2200多口人,2800多畝耕地,原先主要種植大棚蔬菜,小部分土地種植糧食和大棗。其他村的情況和馬莊村差不多。在馬老漢的記憶里,這里的前身是鄭州新鄭港區、鄭州新鄭臺商投資區。“這些村都是新鄭下邊孟莊、薛店、龍王幾個鄉鎮管轄,好多村里的人大家都認識”。
【成長】綜合保稅區設立
2010年10月24日,經國務院批準正式設立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2011年4月,根據中央編辦批復精神,經河南省委、省政府批準設立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鄭州航空港區)管理委員會,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為省政府派出機構(正廳級)。
綜保區的成立,對于生活在這里的7萬多名農民而言,曾經耕作的田地在消失,農民身份將被市民身份所取代。
富士康來了,還來了富士康的配套企業,聞風而來的還有房產開發企業。于是,帶給馬老漢們的是各種各樣的掙錢門路。開出租車的,開飯店旅店的,出租房屋的,更多的是干工程建筑的。
航空港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過去,一戶居民年收入不到2萬元,現在每戶居民年收入都在20萬元以上。不說土地補償款,光是做建筑、做工程的人,手里有上百萬的不在少數,有幾百上千萬的也不少。
【今生】
富士康帶來400多配套企業
2011年11月4日,中國中部地區首個綜合保稅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實際上,綜保區的建設,是為了迎接富士康的到來。
2010年7月,富士康項目簽約入駐鄭州。2011年3月14日,富士康科技集團正式投產。富士康項目入駐鄭州后,航空港區掀起了建設發展的高潮,高峰時期入駐員工達28萬人,完成投資543億元。布局手機生產線95條,生產手機6846萬部。完成產值1210億元,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84.97億美元,成為河南省首個單廠產值超千億元企業。
在富士康的帶動下,2012年,航空港產業集聚區工業總產值達1265億元,同比增長168.2%,成為全省首個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聚區。
航空港區口岸局副局長禹定國介紹,目前,已有上百家富士康協理廠商落戶港區及周邊地區,并帶動100多個產業、400多個配套企業陸續落戶河南。
2012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準《中原經濟區規劃》;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批準《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7月10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揭牌,省委、省政府賦予省轄市級管理權限。
航空港區規劃面積415平方公里,涉及鄭州下轄的新鄭市和中牟縣,還涉及開封市下轄的尉氏縣,相當于目前鄭東新區建成區的5倍。目前,已經有220平方公里,人口40萬。
柳敬元是航空港區金融辦的主任,他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和鄭州航空港一同成長!”2007年,他從英國劍橋博士畢業回到國內,2010年就來到了航空港區,并進入富士康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工作,參與了整個富士康項目的規劃建設。他還是鄭州航空港區興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目前,公司已經收購兼并注冊控股子公司超過10家,凈資產達40億元,今后還要不斷擴大規模和業務板塊。
據測算,到2020年區內產業投資將達到3500億元,加上基礎設施及商業住宅投入,總量將超過萬億元。為此,航空港區計劃2013年力爭實現工業總產值2000億元。
目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核心區……鄭州航空城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全面推進,重大項目紛紛進駐。大量的人流、物流和就業,將推動一座新城的崛起。
歷史時刻
2013年7月10日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掛牌
2013年7月10日上午,陽光照耀在鄭州的大地上,讓人感覺到了蓬勃的熱情。
時光將銘記這一刻:兩名工作人員摘下了“鄭州航空港區管理委員會”的牌子,換上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的牌子。
航空港區管委會機關事務局的工作人員李新雨細心地用毛巾擦著舊牌子上面的灰塵,說要把這塊牌子放到倉庫好好保存,“將來肯定是文物。”他在這里已經工作了4年,從富士康開始籌建就來到這里,親歷了航空港區的發展。
機場工作人員正在裝運乘客行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成立,使鄭州的航空物流得到了飛速發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