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10年漲10倍 專家稱調控政策需轉換新思路
2013年08月06日 08:17
來源:東方今報
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再度呈現火熱之勢:一、二線城市供不應求,而三、四線城市銷量則明顯滯后,房價上漲速度趨緩。對此,專家認為,未來房地產調控應該“分而治之”,適當采取去行政化的手段調控。
房價調控43次漲10倍
房價的不斷上漲,使得市場對不斷加碼的樓市調控政策的效果產生了質疑。近日有媒體統計,從2003年至今的10年時間里,管理層出臺房地產相關的宏觀政策達43次,房價也隨之上漲超過10倍。
顯然,調控政策并沒有擊中導致房價上漲的根源。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對于樓盤入市價格的控制的確能夠在短期內抑制房價的大幅上漲,但是限價政策必然會導致供應出現問題。長期來看,調控房價最終需要增加供應。
調控需轉換新思路
事實上,由于樓市在不同城市之間出現分化,因此再采用“一刀切”的全國統一調控政策就很難奏效。調控政策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相應做出更有針對性更精準的調整。
“從近期高層的表態來看,雖然調控的總體基調尚未改變,但轉換思路、減少對行政性措施的依賴,以針對性的微調為主要手段可能代表未來的政策趨勢。”陳國強認為,下半年房地產領域出現政策加碼的可能性低,相對寬松的外部環境將繼續為樓市發展提供利好因素。
對于未來樓市調控的新思路,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董黎明認為,應該將更多新項目引向中小城市,增強其人口吸聚力,以縮小城市和區域間的資源配置差異。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張靜潔
相關新聞
更多>>我要評論
媒體人
圖片
活躍網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