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8日 08:45
來源:東方今報
“有人花錢吃喝、有人花錢點歌、有人花錢美容、有人花錢按摩、有人花錢雇我陪人嘮嗑。”這個出自宋丹丹和趙本山小品《鐘點工》的段子,著實膾炙人口,同時也反映出中老年群體的孤獨狀態。7月1日,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不經常回家看望老人也犯法”。昨天,東方今報記者在淘寶網上驚奇發現,“代看老人服務”等各種代替回家看望老人的服務應運而生。
□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文 首席記者 張曉冬/圖
【現象】網上“代看老人服務” 收費從10元至3000元不等
7月7日,東方今報記者在淘寶上意外發現一個“代看望老人與小孩”的服務項目,雖然收費3000元的寶貝還沒有人購買,但瀏覽量一路飆升。
店主“來自未來的未來”說,之所以開辦這樣一個新的代看老人服務,主要是因為7月1日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不經常回家看望老人會犯法,這對我們做網絡服務的來說或許是一個新的契機。
東方今報記者和店主交談中得知,賣家嚴格按照買家的意愿來辦事,并承諾非常安全,“比如給老人帶禮品,幫老人做飯,聊天,拍兩天來的探望老人視頻等”。店主說,一切代探望項目均由買方提出要求,賣方去執行,“努力打造讓老爸老媽不寂寞”。
東方今報記者在店方頁面上看到,規定的服務期限為2天,服務期間全程錄制服務視頻供買方看望家人的需求,中途產生的差旅費、購物費等均由買方承擔,不包含在3000元內,若有時間延長的,每天按1500元收費。
目前,網上推出的“代看老人服務”不止一家,價格從10元至3000元不等,在同城以小時計時、在外省以天計時的居多。
【聲音】 年輕人“不感冒” 老年人也頗為“反感”
2012年9月23日,據中國之聲報道,全國老齡辦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達49.7%,接近一半。
2013年7月1日,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施行,“不經常回家看望老人也犯法”成了最引人關注,也是爭議最大的條款。
這是否意味著“代看老人服務”會受到中老年人和青年人的青睞呢?昨天,東方今報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相關群體。
“購置親情,不靠譜吧。”在鄭州上班,老家在駐馬店的程東林說出自己的顧慮,親情是無價的,怎么可以拿來交換呢?“再說,讓陌生人在家里看望老人,自己也不放心啊。”
和程東林有同樣顧慮的還有24歲的馬華:“我肯定不會選,爹媽是自己的,怎么能讓別人代替去看呢,那就失去了親情的意義了。”
不過,不同意購買是一回事,但他們一致對這種新奇的銷售策略確實非常欣賞:“太有才了,這都能成為買賣的商品。相信只要信譽夠,會有人購買的。”
東方今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年輕人對這一新生事物“不感冒”,老年人也頗為“反感”。
昨天,在鄭州市金水河邊遛狗的張大爺明確表示:“接受不了。”“自己的兒女,沒時間回家,常打個電話就行了,沒必要這樣走形式。”65歲的劉金貴老人說。
【專家】孝心無價 找親友探望比較靠譜
“找熟人、親朋好友去看老人還是比較靠譜的。”鄭州輕工業學院社會學博士李貴成認為,“代看老人服務”首先是一個社會信任度的問題,沒有好的環境這個銷售新模式就不可能成行。
李貴成強調,關愛老人是社會的基本美德,子女對老人的孝心是無價的,不能用來當做商品出售,“接受度低情有可原,大家都不希望神圣的孝心被異化”。
“我國的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希望子女有空還是多回家幾趟吧。”李貴成說,子欲養而親不待,血濃于水的親情,傳統的探望模式才能實現老人與孩子團聚的心愿,也能成全做子女的孝心。DF
生活節奏加快,再加上工作壓力大,現在年輕人很容易忽略退休在家、更需要關心的老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