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4日 08:37
來源:東方今報
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大學黨委書記鄭永扣
新型農村社區配套建養老中心、給農民提供養老服務,讓普通高中“輕裝”前行……昨天,記者獲悉,河南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們提交了一批關涉民生熱點的議案、建議。
□東方今報特派北京記者 王秋欣 梁新慧 劉長征 趙媛 高冬麗/文 沈翔/圖
●要給農民提供養老服務
與城市居民比,老無所養是不少農民的普遍“心病”,當前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分緊迫。
“農民搬到了新型農村社區,能不能像建幼兒園、學校一樣配套建養老服務機構?”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大學黨委書記鄭永扣建議,政府應出臺新型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相關政策,明確新型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標準,作為約束性指標,與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統籌規劃建設。
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農村老年人群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
“以前農民都是‘養兒防老’。現在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年輕人不少都搬進城市打工或居住,出現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鄭永扣說,為農村老年人養老提供服務已成為農村社會經濟轉型的重要任務。
在他看來,現在農民搬到了新型農村社區,社區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新的管理模式為提升農村養老服務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機。
不過,他在調研中發現,當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還存在著對養老配套設施、體制機制建設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的問題,一些社區雖然有養老院和養老中心等規劃,但難以落實。
“政府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明確多少戶以上的新型農村社區應該建什么標準的養老中心等服務機構。”鄭永扣建議,政府要明確新型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標準,作為約束性指標,與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統籌規劃建設。
另外,政府可加大投入,設立新型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
同時,他認為政府還可通過義工服務、政府購買服務、家政服務等,構建新型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推動農村養老由經濟保障型向服務保障型轉變。
●讓普通高中“輕裝”前行
普通高中在滿足教育需求的同時,也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怎么讓普通高中“輕裝”前行?全國人大代表劉志華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大對普通高中的資金支持。
據劉志華介紹,長期以來,普通高中教育在國家層面得到的關注不如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近年來,很多高中都新建或擴建校舍、增添教學設施等。”劉志華表示,建設資金基本由學校通過貸款、借款、建筑商墊資等渠道籌集,為此,不少普通高中債務達到幾千萬甚至數億元。
劉志華建議一方面政府向普通公辦高中撥付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元的生均公用經費,另一方面,高中學費標準上調至800元/期·生,這樣以確保普通公辦高中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