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訊 近日,記者從漯河市委農辦獲悉,下半年以來,該市相繼出臺系列措施,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步伐,力爭實現三個“100”,即:到2020年,力爭實現市區人口達到100萬人,兩個縣城和中心鎮集聚100萬人,新型農村社區集聚100萬人。
自2009年開始啟動試點工作以來,漯河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已取得明顯成效。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2個新型農村社區,正在建設的有47個;已建成住房近1.2萬套,入住4000多戶;在建住房6300多套,已騰出和復墾宅基地4800多畝。初步探索出城市近郊型、中心城鎮型、產業集聚區型、強村帶動型、村莊合并型等一系列建設模式。
按照漯河市新型農村社區發展的基本思路,下一步將著手實施新型城鎮化“1211”工程,即:到2020年,重點打造1個中心城市、2個縣城、10個中心鎮、100個重點新型農村社區。
為實現中長期的規劃目標,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漯河市出臺了五項措施,保障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順利進行。一是堅持規劃先行、規劃引導。對全市1256個行政村,進行統一布局規劃,規劃了298個新型農村社區,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抓好100個重點社區建設。二是解決土地和資金問題。如出臺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的優惠政策,發揮社會資本積極作用;加大財政支持,實施以獎代補等。三是加快舊村拆遷進程,對舊村拆遷復墾工作實施以獎代補。四是做好保障工作。對于新型農村社區的住房,及時確權頒證,并依法探索其繼承、轉讓的路子。同時,堅持把社區建設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穩步推進土地流轉,加快發展二、三產業,促使農村勞動力從一家一戶種植中解放出來,就近轉移就業。五是完善工作機制。(記者仵樹大 通訊員李逴 王仲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