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調整的這10位部級領導 個個大有來頭
1月3日,兩所部屬高校校長調整:曹雪濤調任南開大學校長,張宗益任重慶大學校長,均為副部長級別。
“政事兒”注意到,兩周內,已有10所副部級高校換帥。
中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新任黨委書記與南開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6校新任校長均已就位。
由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調任南開的曹雪濤是一位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免疫學家。1月3日在南開大學全校教師干部大會上,曹雪濤表示,“我將堅決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在中組部、教育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著眼“四個服務”,把握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戰略定位和歷史使命,認真履行好南開大學校長的職責。”
“作為校長,我一定牢記組織的重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與魏大鵬書記和班子成員齊心協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曹雪濤說。
同日履新重慶大學校長的張宗益,早年獲得重慶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后拿到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學位。
張宗益出生于1964年5月。他曾任西南財經大學校長等職務,2017年4月任重慶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正廳級),至今次晉升副部級重慶大學校長。
“政事兒”注意到,張宗益在任西南財經大學校長時,因平易近人、說話幽默被學生稱為“最萌校長”。
2012年6月,張宗益連續站三天,為西南財經大學6249名畢業生撥穗授位。"我之前一直在鍛煉身體,以應付這三天的體力活,爭取腳不腫,臉不僵。"他這樣回應學生對自己連站三天的擔憂。
此番密集的副部級高校人事調動,始于2017年12月19日東南大學黨委書記易紅調任中南大學黨委書記。
易紅畢業于清華大學 ,1979年至1990年在清華大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完成了本科、碩士及博士階學習,1990年7月畢業后進入東南大學機械工程系任教。直至這次調任中南大學,此前履歷一直在東南大學。2006年5月任東南大學校長,晉升副部長級,2015年11月至今任東南大學黨委書記。
此外,易紅還是十九大代表。
同日在西北上任的嚴純華,畢業于北京大學,1982年考入北大,先后獲理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后留校工作。直至2016年10月,離開北大,調任南開大學任副校長,此番嚴純華調任蘭州大學,擔任校長,升至副部長級。
嚴純華主要從事稀土研究,50歲時當選為中科院化學部院士。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兩次。
嚴純華在履新蘭州大學校長時表示,“感謝黨中央、國務院以及中組部、教育部、甘肅省委省政府對我的信任,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定當盡心竭力、不負重托,全力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繼續蓬勃發展”。他表示,將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努力從蘭大優秀歷史傳統中汲取力量與智慧,團結帶領學校班子認真履責;將注重發揮學術委員會、教代會和學代會的作用,真心實意解決師生員工的實際困難。
12月2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迎來校史首位女書記曹淑敏。
曹淑敏此前從北航電子工程系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畢業,曾任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2016年8月空降江西,任鷹潭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代市長。2016年11月任鷹潭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2017年1月23日任鷹潭市委書記、市長。2017年7月任鷹潭市委書記。她還是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此次履新,曹淑敏重歸母校,晉升副部。
曹淑敏前任北航黨委書記張軍于次日調任同城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張軍1987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科畢業后到此次調任北理工前,履歷一直在北航。2001年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為航空交通工程技術專家。
“政事兒”注意到,張軍還是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去年12月6日,他為北航專兼職紀檢干部講專題黨課,明確要求,紀檢干部一定要精通業務,做到政策掌握嫻熟,黨規黨紀耳熟能詳;要勇于擔當,敢較真、能碰硬,在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中敢說敢管,善抓善管。
12月26日,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李言榮同城調任四川大學校長。履新時李言榮表示,“我深知川大校長的份量,也清楚人們對川大校長的要求,尤其是川大10萬師生和70萬校友對川大新校長賦予的責任和期盼。”他說,自己是一個有信心、有決心、有毅力的人,相信未來同王建國書記一道能夠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繼續把川大發展好、建設好。
李言榮在電子科技大學有許多“趣事”。2016年,電子科大舉行“健身跑”,學校主要道路封路,李言榮要去一個較遠的辦公樓開會,正巧遇到一名騎電瓶車的學生,李言榮便搭乘學生的電瓶車去了會場。
在2016屆畢業典禮上,李言榮發言時說,“我一直認為愛情是大學生活的一部分,很抱歉我校女生的比例也實在是太低了點。”
李言榮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27,邵新宇從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升任黨委書記。
邵新宇曾刊文講述自己“保送學霸”之路,“1986年,我從江蘇靖江高級中學保送到原華中理工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后,我被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1992年直攻博士。1994年底,學校派我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做聯合培養博士生,邊上課邊做項目。“
從美國歸來后,邵新宇就一直在華中科技大學工作。這次履新時,他表示,華中科技大學培養和塑造了我,愿為母校發展恪盡職守,貢獻全部力量,自己將牢記組織重托、師生期盼,努力做到:加強學習,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履職盡責,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團結奮進,建設敢于擔當、銳意進取的領導班子;傳承創新,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邵新宇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1999年地處楊凌的七所科教單位合并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吳普特成為合校后的第四任校長,他長期從事農業水土資源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專家,先后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7年副部級高校人事調動的最后一人是左惟,升任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前任易紅已調任中南大學黨委書記。
1983年7月,左惟從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計算機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后,就留校工作。2017年4月起,任東南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常務副書記(正廳級),8個月后,今次調整升任副部級。
“政事兒”注意到,此番履新的高校黨政一把手,都是“學術咖”,仕途基本都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其中,李言榮、張軍、嚴純華、曹雪濤等4位均為兩院院士。
今次履新的曹雪濤,41歲時就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免疫學家,長期從事抗感染天然免疫與炎癥的基礎研究、腫瘤免疫治療轉化應用研究,以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40余篇。還是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德國科學院、英國醫學科學院、法國醫學科學院等4個國外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此外,剛履新的10個人中,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年紀最小,1968年出生,剛滿50歲。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73項目首席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