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燒傷 醫生在其頭皮注水長"小腦袋"
小加力坐在病床上
都市消費晨報訊 小加力1歲時腦袋摔傷導致留下大面積疤痕不長頭發,被小伙伴取笑為“陰陽頭”。母親四處求醫,為解決長頭發問題,醫生在小加力的腦袋上皮膚內“注水”,長大后再進行皮膚移植。近日,經過頭部“注水”后,11歲的小加力腦袋上又“長”出了一個腦袋。
昨日,小加力在烏魯木齊進行了皮膚移植手術。18時,當他醒來,立即摸了摸腦袋——伴隨他3個多月的“小腦袋”不見了,“我的頭現在能長出頭發了吧。”看著媽媽微笑點頭,小加力咯咯笑了,“以后再也不會有人叫我‘陰陽頭’了!”
小加力家住和田地區于田縣蘭干鄉,父母都是農民,家里還有個4歲的弟弟。
2007年9月,剛滿一歲的小加力不小心摔倒在爐灶上。“聽到孩子的哭聲,我趕緊把他抱起來。”媽媽買麗坎木·肉孜比著半個手掌大小說,“孩子的頭發已經被燒掉了,左邊腦袋上留下了這么大個疤。”
原本以為,孩子長長就好了,可沒想到,隨著孩子長大,疤痕也隨之變大,“后面半個腦袋都是疤了。”買麗坎木·肉孜說,由于疤痕上不長頭發,孩子從小就剃光頭,因為只長半邊頭發,小加力經常被小朋友們笑話是“陰陽人”。
2016年,小加力上了當地的雙語班,為了不讓他繼續被笑話,買麗坎木·肉孜決定徹底幫兒子解決這個“心病”。
1月17日,經四處打聽,買麗坎木·肉孜帶著兒子趕到了新疆軍區總醫院燒傷整形科,“娃娃長大了,借錢也要把這個疤痕治好。”
“孩子是頭部皮膚受傷,如果移植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是沒辦法重新長出頭發的。”新疆軍區總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沈運彪說,因此只有想辦法讓頭部正常的皮膚“長大”,再移植到疤痕處。
而讓小加力頭部皮膚再次“生長”,就需要借助皮膚軟組織擴張器了——根據所需植皮的面積大小,定制由硅膠制成的皮膚軟組織擴張器,并將其植入頭部皮膚下面,然后向內持續注“水”,直到擴張器將皮膚緩慢撐大,達到所需面積。
“通常皮膚軟組織擴張器的‘生長’程度,要根據所需植皮面積和患者的耐受性決定,每天在可承受的范圍內長大一點點就行。”沈運彪說,一般在1至3個月之間。
考慮到小加力的家遠在和田,如果長期住院,勢必會加重經濟負擔。沈運彪還專門教會了買麗坎木·肉孜向擴張器內“注水”的訣竅,讓她回家給孩子接著打。
為了早日擺脫“陰陽頭”的稱呼,小加力小心呵護著新長出來的“小頭”,睡覺一直保持著側身。不過,日漸變成“兩個腦袋”的小加力,還是引起了同學們的注意,走到哪都是嘻嘻哈哈一片笑聲。
只有弟弟會每天摸著他的小腦袋說,“哥哥,再堅持一下,你就好了。”
經過3個月的不斷注射與“生長”,小加力頭部擴張的頭皮終于符合植皮要求了,終于能做手術了,已經休學兩個月的小加力雀躍無比,“哼,等我帥帥地回去,看還有誰再笑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