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8 16:31:00 來源:東方今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10年鄭東,今朝點睛。今天,規劃10年的龍湖正式蓄水,在鄭東新區的規劃中,龍湖和如意湖是“玉如意”的兩端。龍湖蓄水,將讓鄭州的“水城”夢一朝成真,對改變鄭州的水系和生態系統,提升城市品位,有難以忽視的意義。中原崛起看鄭州,鄭州未來看鄭東,隨著龍湖板塊的建設,鄭東新區也必將在鄭州都市區和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七問龍湖的前世今生
鄭州龍湖今日開始蓄水,兩個月后,預計蓄水總量達2680萬立方米,約相當于兩個半西湖的蓄水量,具有調蓄、灌溉、觀景、調節氣候等多種功能。
“從本周一,已經開始送水了,今日舉行的蓄水儀式上,將呈現九龍噴水的壯觀場面。”昨天上午,鄭州市黃河河務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鄭東新區的規劃中,龍湖和如意湖是“玉如意”的兩端,龍湖成型,才能標志著鄭東新區露出全貌。龍湖在哪?龍湖多大?龍湖能盛多少水?龍湖的水從哪來?東方今報特為您揭秘:龍湖的前世今生。
●龍湖在哪?
在鄭州建成區東北部的鄭東新區內,緊鄰國家森林公園,中州大道以東、東風東路以北,正是龍湖之所在。
●湖底有啥?
昨天上午,記者沿著眾意路北行,過了東風東路,見龍源十三街隧道工程主體已經完工。鄭州市市政總公司項目部經理殷宇介紹,該湖底隧道工程全長3150米,深18米,比正在修建的地鐵都深,它穿行在龍湖湖底。“這是河南第一個湖底隧道工程,建成后,將是龍湖區域的南北主干道”。
截至目前,龍湖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16.56億元。已完工的總長23.2公里的防滲墻工程,平均深度約40米,總長23公里,成墻面積約80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單項工程中規模最大的防滲墻工程,正在申報吉尼斯紀錄。
●龍湖多大?
蓄水后的龍湖,水域面積約5.6平方公里,湖面相當于50多個如意湖,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為7.5米,總庫容2680萬立方米,雖然水域面積略小于杭州西湖,但蓄水量相當于兩個半西湖。
●挖了多久?
順著泥濘的道路前行,記者到了正在修建的龍湖。來自南陽新野縣的工人劉健康正在做著湖邊的硬化,今年43歲的劉健康介紹,自己是去年來的,當時這里還是村民居住區和魚塘,拆遷后,成了一大片空地,“全國現有的150余臺液壓抓斗機,有三分之一都集中到了這里。到今年9月,這個鄭州最大的人工湖出現了”。
“龍湖區域規劃于2003年8月26日完成。”鄭東新區管委會主任吳福民介紹,拆遷自2010年9月啟動,涉及12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被征遷群眾2.2萬多人。
2010年10月16日,鄭州引黃入龍湖調蓄工程開工;2011年8月中旬,龍湖湖區土方全面開挖。
●湖心有啥?
鄭東新區管委會相關人員介紹,龍湖建成后,與所有的運河相連,鄭東新區將成為水域靚城。龍湖中間,還建有一個湖心島,環形的湖心島(也叫鄭東新區副CBD)與已建成的CBD通過水系相連,一起構成鄭東新區的“玉如意”。
●水從哪來?
昨天,在文化北路與開元路交叉口西約400米處,記者看到一條今年新開挖的河道,約3米深的河道里河水從北向南緩緩流動。鄭州市引黃灌溉工程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實際上是向鄭東新區龍湖供水的第三道沉沙池,水面面積570畝。這個水源地本周已經開始向龍湖送水。
原來,從花園口提灌站提取的黃河水,經東風干渠進入崗李村沉沙池進行一級沉沙,再經戶莊北沉沙池進行二級沉沙,最后進入此處沉沙池進行三級沉沙,此時的黃河水已經是清凌凌的了。經三級沉沙后的黃河水在為鄭州北部的索須河、賈魯河、東風渠、魏河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的同時,經過賈魯河倒虹至東風渠與魏河交叉口,通過魏河把一汪清水送入龍湖內。
●水怎樣活起來?
經專家測算,龍湖要想達到生態水系的水質標準,里面的水一年至少要換4次。6.08平方公里的龍湖、15公里長的運河,再加上百公頃的中央商務區中心湖,一年換4次水,共需要近9000萬立方米的清水。
“龍湖流出的湖水經處理后,每天可形成10萬~20萬立方米的供水。鄭東新區熱電廠每天可消耗5萬立方米,其他的將通過專用管道,送到居民家中,作為洗衣服、沖廁所、拖地板的生活雜水。”鄭東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擁有龍湖的鄭東新區,不但要建成生態型城區,還要立足鄭州的缺水實際,建成節水城區。”(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李凌/文 記者 邱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