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5 07:20: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號稱5000人參加的反華示威游行,最后只有幾百人露面,菲律賓的這場鬧劇又一次草草收場。
菲律賓媒體表示,菲民間組織日前宣稱,將在7月24日舉行“全球反華示威游行”,抗議中國“掠奪菲律賓島礁”,游行將在中國駐菲使館外舉行,將有5000人參加。
結合此前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單方面“關閉”與中國對話磋商的渠道、將爭端提交國際法庭仲裁等舉措,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的學者均認為,在美國重返亞太的背景下,菲政府的強硬更多是意在轉移國內矛盾的慣用伎倆。
其中,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周士新指出,作為菲律賓的盟友,美國在爭端中扮演了一個非常“微妙”的角色。周士新表示:“美國不僅一直在扶植菲律賓的軍力;也在后面慫恿菲律賓走向前臺,與中國進行對抗,給中國留下不好的形象,當然爆發戰爭并不是美國的目的。”
示威“雷聲大雨點小”
據《菲律賓星報》(Philstar)報道,截至當地時間12點半,只有400多人參加了24日當天在菲國內舉行的游行示威,其中多數人還是給了“份子錢”才勉強參加的,這與此前預計的5000人規模相去甚遠。由“西菲律賓海聯盟”號召的游行主要集中在中國駐菲使館領事辦公室所在的馬卡蒂市,示威現場也較為和平、有序。
“西菲律賓海聯盟”的發言人表示,馬卡蒂市的游行將與美國、倫敦、以色列、意大利等全球主要城市的示威活動同步舉行,“旨在抗議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欺凌”。
“西菲律賓海聯盟”只是菲國內一個年輕的民間組織,主要由前政府高官、青年領袖、網民以及一些在菲的美國人組成。其中,此次游行發起人阿農南(Rafael Alunan III)就曾在菲政府中擔任內政部長一職。而另一名發起人吳禮示(Rolio Golez)則是菲律賓前國家安全顧問。吳禮示表示,此次抗議示威只是今后“更多活動”的一個起點。
去年5月,菲方也曾叫囂進行全球范圍的反華示威游行,結果當時只有200人左右參與,遠低于此前預期。而“精心準備”的示威活動也僅持續了1小時便黯然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