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5 06:56:00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昨天,鄭州公布2013年民生“十大實事”。
今年,鄭州致力于實現13萬人城鎮再就業;讓100萬居民拿到健康卡;開通地鐵1號線;對PM2.5展開污染源治理……
1
關鍵詞
就業
開展創業培訓5800人、再就業培訓3萬人、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6萬人,實現新增城鎮就業再就業1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萬人。以創業帶動就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6億元。
2
關鍵詞
教育
市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30所,新增學位3萬個,增加優質學位3.5萬個。
全市新建、改擴建86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位2萬個。推動200所民辦幼兒園完成達標升級。
3
關鍵詞
醫療
鄭州人民醫院頤和醫院年內開診服務,新增優質床位1000張。發放居民健康卡100萬張,推動居民健康檔案、病歷和診療信息共享,減少重復檢查費用。
支持16所新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為96家鄉鎮衛生院和8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配備1臺健康一體機。為農村標準化村衛生所和150家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備中醫藥設備。
4
關鍵詞
出行
地鐵1號線年底前開通試運營。新購清潔能源公交車500臺。新開通公交線路20條,優化中心城區公交線路30條。新增城市支路25條。新建、改建新型城鎮化縣域道路500公里。
5
關鍵詞
住房
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和完成棚戶區改造45848套,基本建成45672套。完成830個老舊小區物業基礎設施改造。
6
關鍵詞
環境
開展PM2.5污染源治理,嚴厲查處道路行駛的冒藍、黑煙車輛,治理率達到90%;完成3家電廠和2家水泥廠的脫硝治理工作。營造生態林10萬畝,市區新增綠地500萬平方米以上、新植喬木50萬株以上。
7
關鍵詞
社會保障
免費為農村居民按每人15元的標準購買大病保險,大病保險補償、新農合政策補償合并最高額從15萬元提高到35萬元,20種大病實際補償平均達到90%以上。
6個縣(市)各建設一個集養護、康復、托管于一體,為孤兒、孤老、精神病人、生活無著落流浪乞討人員、優撫安置對象等特殊群體提供服務的綜合性、多功能社會福利中心。在留守流動兒童集中的鄉村、學校和城市社區建立“兒童之家”100所。為具有鄭州戶籍的新生兒免費進行苯丙酮尿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和聽力障礙篩查。
8
關鍵詞
文化生活
為基層免費演出優秀戲曲(劇目)1000場,為每個行政村每月免費放映一場公益電影。新建公共電子閱覽室200個,新建、改建新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100個。鞏固提高100個社區科普大學示范點,培訓社區居民10萬人次。
9
關鍵詞
基礎生活
繼續實施“菜籃子”工程,開發新菜田4萬畝(其中水產1萬畝),建設設施農業8000畝;新建、改造標準化菜市場5家,新建社區便利店50家,新建平價蔬菜店50家。
持續加大扶貧開發,完成易地扶貧搬遷5633戶20852人,完成2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工作。
新建、改造燃氣管網60公里,新增燃氣用戶8萬戶。為4萬戶城區自來水居民用戶實施“一戶一表”改造。新增農村自來水用戶6.5萬戶,解決安全飲水27萬人。新建供熱主管網10公里,啟動“煤改氣”工程,新增供熱能力100萬平方米。
10
關鍵詞
公共安全
在蔬菜、水果、食用菌、水產品、肉類等農產品實施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的基礎上,新增原(雜)糧、干菜(果)、茶葉市場準入檢測監管。
建設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肉菜流通追溯體系;抽檢米、面、油、肉、奶、蛋、豆制品、水產品、酒及飲料等九大類大宗食品1.8萬批次,每季度公布抽檢結果,確保大宗食品質量安全。
強化藥品快速檢測能力建設,加大打假治劣力度,藥品抽檢合格率98%以上。
鼓勵引導餐飲服務企業安裝餐廚垃圾油水分離器,從源頭上減少地溝油排放。
為200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300個路口、100個公交站點、45個卡口及新建新型農村社區、濱河公園等場所安裝視頻監控設施,實現與已建視頻設施的互聯互通。
(記者 宋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