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4 06:34: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鄭州經三路“電的”扎堆
交警楊華民開罰“電的”引發市民熱議
鄭州“電的”越來越多,取締還是規范?
鄭州“電的”有多少?可能很難計算。不管你是否坐過,但這個暗長的團體,已成街頭一景。
對它,有人反感,嫌太混亂,有安全隱患,也有人歡迎,覺得有效緩解出行難。5月22日晚,鄭州市交警五大隊民警、微博達人楊華民,發布一條開始對花園路與農業路交叉口“電的”管理處罰的微博,引發網友熱議。
楊sir開罰“電的”,引發網友熱議
“今天對‘電的’開始管理處罰,處罰兩人次。”5月22日20:22,楊華民發布一條配圖微博,幾輛電動車在路口一字排開。
“嗯,有些該管理。”“電動車也開始處罰了?”“這些車怎么把路都占了?怎么過車啊”……微博一發,立馬有網友關注。
有網友叫好,網友“蘋果小鮑魚”說:基本上每個路口、每個公交站都有“電的”,經三路最多,支持狠狠地治理。還有網友說,希望鄭州各個交警隊統一部署嚴查,“電的”到處都是,橫沖直闖!
也有網友表示不同看法,“電的”有市場,都是鄭州交通逼出來的市場。還有網友發問:處罰依據是啥?
昨天,楊華民對大河報記者說出了處罰的緣由。他說,近來不斷接到市民反映,“電的”闖紅燈、沿機動車道超速行駛,甚至強行拉客,他也發現有大功率“電的”在該路口聚堆兒,上級領導建議他們在對行人車輛處罰的同時,嘗試對路口扎堆的“電的”進行管理處罰。
“22日晚8點,我發現路口西北角有6輛‘電的’在等客,全停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分道線位置,影響通行安全。”他走上前抬手敬禮,有人見勢不妙騎車跑開,沒跑開的兩人各被處以20元罰款,依據是違法停車。
楊華民說,處罰主要起警示作用,收效如何,目前還不好說。
市民眼中,“電的”讓人愛恨交加
“在你眼中,鄭州街頭的‘電的’什么樣?”記者問。楊華民說,根據多日觀察,“電的”有共同特征,比如,大功率,不帶后備廂,騎行者一般都戴帽,車速通常比普通電動車速度快一倍,還時常占用快速公交專用道,“他們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安全問題”。
“摩的,摩的,走不走?走不走?我給你說,這會兒堵車,高峰期、不好打車!摩的又快又不堵,走不走?”這是有人模擬的“電的”攬客語。
一個月能賺3000多元
鄭州“電的”究竟有多少?很難有答案,但“摩的摩的”的攬客聲很多人都聽到過。
“要我說,現在三環以內至少有2000人干這個。”幾天前,記者體驗搭乘“電的”時,開車的王先生說,二七廣場、農業路等都是“電的”扎堆的地方。不過,也有同行說,遠遠不止這個數。
王先生自稱是鄭州最早一批“摩的司機”之一,早在2007年,市區禁摩開始,便有人瞅準了這個商機。他說,起初干這一行,每月能收入1000多元,如今每天工作6個多小時,每月收入3000多元,而成本只是一輛加裝電瓶的電動車。
干這行有啥風險嗎?王先生說,除了在火車站載客收費被罰過,其他地方沒被管過,因此,到火車站要提前收費,去其他地方可以到地付款。
郭先生開“電的”才幾個月。他說,自己有工作,可收入低,為多掙些錢養家糊口,他下班后加班開“電的”,每月收入多少不一。
能否對“電的”規范管理?
“目前來看,‘電的’確實存在管理真空。”楊華民說,此次處罰的兩人依據是違法停車,如果對方不亂停、不闖紅燈等,他們也沒辦法管理處罰。
鄭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客運管理處工作人員也表示,要查處“電的”載人有難度,即使是載客,但只要對方不承認,誰都沒辦法。非法營運主要針對機動車,對非機動車還沒有相關的規定。
“我個人覺得,堵不如疏,與其讓他們一直非法地存在,不如加強規范管理。”楊華民說,比如,在電動車上牌的基礎上,對“電的”司機進行有效管理,要求統一佩戴安全帽、購買保險等等,形成安全的,對出租車、公交車等運營的補充。
也有“電的”司機表示,只要能合法存在,希望能像出租車一樣被有關部門統一管理。王先生認為,“電的”是城市公共交通不能滿足需求的階段性產物,隨著地鐵投入運行、城市交通大大改善,他預測三五年后,“電的”的市場將會消失。
愛不完PK真討厭
對于“電的”,網友有不同看法,甚至觀點對立,“愛憎分明”——
憎:珍愛生命遠離電的
@子魚無雙:確實方便,但很危險,不管紅燈,見縫插針,嚇死我了!
#skyzqq:經常見他們逆行,自己的命都不在乎的人,你以為他會在乎你的命?
@老于閑言碎語:珍愛生命遠離電的。
愛:電的是防遲到利器
@夏天要下雪2013:鄭州道路實在太擁堵,上下班高峰出租車實在太難攔,“電的”實在幫了搭不上出租車又急著辦事人的大忙,快且不暈車……
@浮游塵埃之外:除了超早起床,這電的確實是防遲到利器……
(記者 蔡君彥 許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