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0 06:36:00 來源:東方今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五月九日,鄭州帝湖,漂在黑色的湖面上的死魚
映象網訊(記者 趙丹/文 首席記者 張曉冬/圖)昨日,鄭州帝湖花園景觀湖浮起大量死魚。目擊者稱足有“萬把斤”,有打撈者現場售賣20元一條。去年4月,帝湖就發生千條魚“集體翻肚”事件。對此,帝湖花園方面稱下雨缺氧才導致了魚兒集體“翻肚”,眾多業主和知情人更擔憂水污染,且更怕有人誤食了該非正常死亡的魚兒出現問題。昨日,東方今報記者沿帝湖向上游金水河實地調查,發現該湖區水質渾濁,而上游金水河河道上,也堆積有大量的垃圾,且設有排污口。
目擊者稱 “萬把斤”魚“翻肚”
昨日8時25分許,新浪微博網友“鄭在發生”轉發“鄭州電視臺”圖片稱,鄭州帝湖花園小區(以下簡稱帝湖)湖面浮起大量死魚,有打撈者現場售賣20元一條。從圖片來看,帝湖景觀湖岸邊,躺著大量個頭兒挺大的死魚。
上午近10時,東方今報記者趕到帝湖,售賣死魚的現場已經不存在。帝湖邊,圍坐著很多休閑的居民。“有人撈(魚),還有人賣。”一位中年婦女稱。
住在附近的邢先生就撈了2條魚,各重十來斤。在邢先生家廚房,2條已經宰殺好的大魚躺在盆里。“腌腌再說,還不敢吃。”邢先生的妻子說。
邢先生是早上8時多聽說帝湖的魚往外翻,他慌忙跑過去,“白花花的一片,得有萬把斤,我穿著褲頭就下去了。”
有很多人跳下去撈,邢先生下去只撈了2條。
打撈者售賣20元一條
在帝湖小區附近一處修車鋪,多位目擊者證實有打撈者售賣死魚。
一個年輕小伙子稱,事實上,8日夜晚就開始出現湖面翻魚現象,9日一早撈的人多了,還有人現場售賣,20元一條。“都下去撈,差點沒淹死人,帝湖的水不淺。”
目擊者李師傅稱,“翻肚”魚個頭兒都挺大,每個足有七八斤,以草魚和鰱魚居多。
為啥魚突然翻上來?
“水臟。”李師傅的說法引起在場眾人的贊同。
專家建議不吃“翻肚”魚
東方今報記者多方走訪了解到,帝湖“翻肚”魚流向個人,但是不清楚是否有飯店來購買。
“這種魚,建議不要吃。”昨日,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吳憲鳴告訴記者,雨后高溫,會造成河道水域污染魚兒缺氧,導致“翻肚”大量死亡,人如果食用,會對身體有損害。
吳憲鳴稱,如果因缺氧而死,生存的環境又是“死水”,魚會攜帶大量病菌。魚集體“翻肚”,也說明水質有問題。
帝湖水質渾濁、黏稠
水臟?帝湖的水有多臟?
昨日,東方今報記者沿著帝湖察看。景觀湖龍呤碼頭處,可以看到湖水渾濁、黏稠。靠近岸邊,有年輕人在撈著什么,走近看是小魚。
站在帝湖邊,可以聞到有腥味兒,湖面上漂有垃圾,多處生長著綠色苔蘚。
“失望。”在湖邊哄孩子玩的一女士說,剛搬來時,冬天有人在帝湖冬泳,夏天繞著湖邊散步是最愜意的事情。可是越住越發現湖水變渾,味道變差。
幾位老年業主感嘆,兒女把他們接過來過晚年,下樓就能看到水,非常高興,可是,“水質越來越差了,都不知道咋回事兒。”
東方今報記者在某網站名為“帝湖花園”的板塊里看到,一名網友發帖稱,“帝湖=黑湖=臭氣熏天!沒有人管嗎?”另一名網友稱,“金水河途經帝湖花園東王府,河道內河水污染嚴重,氣味難聞,生活在這里的居民整日與污水相伴,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帝湖上游
發現排污口和大量垃圾
順著帝湖往上游走,東方今報記者發現一個洗車行,正在進行洗車,水就是從湖里抽出來,而洗過車的水,又排到湖里去。
越過洗車行繼續往上游走,東方今報記者找到帝湖上游入水口,水面散發著陣陣臭味,水里堆著垃圾。一個拿著長鉤子在湖里撈東西的老大爺稱,這里以前也有魚,慢慢死完了。
“臭烘烘的,你聞聞,咋不污染。”這位老大爺說,沒有見過有人清理。
沿著河道繼續往上游走,臭味變成了惡臭,河道里的水越來越淺,河里堆著大量垃圾。
在長江路金水河處,岸上有一個廢品收購點,河道處有一個排污口,因是暗道,不清楚是從哪里接出來的。
見到記者拍照,岸邊幾位市民主動打招呼。
“多拍拍,太臭了。”一位要求保護姓名的知情人稱,此處有兩個排污口,不定時排污。
至于湖面垃圾問題,據他稱前一段有人拿著工具過來,把河面垃圾往水里面使勁按,沒多久,垃圾又浮上來。“不是撈垃圾,是往下按垃圾。”
沿著長江路金水河繼續行走,同樣是垃圾充滿河道,臭氣熏天。
沿河一名住戶說,且不論排污口,河道內長期得不到新水補充,也會造成污染。
說法1:
上游的水質影響湖區
昨日上午,東方今報記者來到帝湖社區,就帝湖水質問題采訪主任李向紅。
“上游的水有污染。”李向紅稱,帝湖的水源自金水河,而河水上游出現污染現象,導致湖區水質變差。就此問題,社區已多次通過網格往上匯報,但是沒有得到解決。
李向紅稱,帝湖湖面的維護歸屬物業和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
至于魚翻肚的現象,李向紅也沒有說出一個準確的說法,只是推測可能是由于天氣原因。
說法2:
水不流動 導致水質差
在帝湖物業處,客服部主管崔惠玲接受東方今報記者采訪。
提到帝湖湖區水質渾濁一事,崔惠玲稱,帝湖現在是一湖“死水”。她說,為配合上游一處工程建設,帝湖的水源已經斷了有一段時間了。
湖水得不到流動,就變成一湖“死水”,時間長了水質變得渾濁。至于何時接通水源,讓水活起來,崔稱不清楚。
說法3:
魚翻肚由于天氣原因
崔惠玲介紹,帝湖每年都會往湖中心放魚苗,一為凈化水質,二為景觀,以草魚鰱魚為主。
崔惠玲說,此次在帝湖湖面出現了魚翻肚的現象,估計是由于近期鄭州連著下了幾場雨,氣壓太低,魚在下面不能呼吸,所以浮到湖面上,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翻坑”。
崔惠玲表示發現有人打撈浮魚后,物業派人前去制止。“都是業主撈著玩兒。”
她說,浮魚會對健康有影響,能不能食用,大家是成年人應該有常識。
至于維護湖面問題,崔稱物業也管,但是據她了解“好像向市政移交了一部分”,具體不清楚移交到什么程度。
帝湖花園廣告宣稱擁有“320畝的超大湖面”,面對帝湖湖水渾濁、上游遍地垃圾的現狀,市民最想知道誰來維護這面湖水?
昨日,在接受東方今報記者采訪時,帝湖社區方面稱湖面維護歸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和物業,帝湖物業方面稱除了他們,還“移交市政”。到底該哪個部門管呢?東方今報記者決定先電話查詢。但是,打了五個電話,仍然沒咨詢出到底該誰負責。
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
昨日下午,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吳振江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他們前身叫金水河河道管理處,但是,實際上管轄范圍為,航海路橋以北至中州大道以西的金水河,帝湖還有金水河上游不在其管轄范圍內。“歸鄭州市河道整治項目部。”
鄭州市河道整治項目部
隨后,東方今報記者電話聯系鄭州市河道整治項目部一負責人尚某。一開始,尚某承認長江路金水河歸項目部管理。當聽到記者反映此處河水渾濁、垃圾堆滿河道及發現排污口時,尚某改口稱不負責管理,讓找環保或城管部門。
尚某稱,項目部負責建設上游河道工程,現在建設已經基本完畢,不清楚河道由誰來管理。
鄭州市市政立刻辦
帝湖湖區和上游長江路金水河沿線,到底該誰來維護?
隨后,東方今報記者電話聯系鄭州市市政立刻辦,一工作人員表示,河道垃圾不歸市政管理,還是需要向河道管理處和河道整治項目部反映。
鄭州市環保熱線12369
環保熱線12369一工作人員詳細詢問后答復,排污口的問題,鄭州市三環以內歸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管理。
這名工作人員透露,雖然環保部門不負責此事,但是昨天接到市民舉報帝湖出現大量魚翻肚一事,中原區環保局監察大隊工作人員也及時趕到現場。
據到場的鄭州市中原區環保局監察人員介紹,接舉報后趕到現場取了帝湖水樣,檢測結果暫時還未出來。至于大量魚翻肚現象,推測為魚缺氧所致。此外,4月18日曾對帝湖景觀湖水質取樣檢測,“不存在工業污染源。”
這位工作人員稱,帝湖景觀湖水質渾濁主要是由于水是“死水”,不流通、不及時清淤,以致出現苔蘚。“如果不及時對水進行增氧,還會出現魚翻肚的情況。”
至于東方今報記者反映的金水河上游污染問題,這位工作人員稱應歸屬河道管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