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6 06:47: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網友的微博圖片顯示,“消毒餐具”的勺子上還有蔬菜腐爛葉
消毒水溫顯示21℃
暗訪發現,康天下餐具消毒公司工人未戴口罩,消毒水溫顯示21℃
衛生監督人員稱,處罰額度低,對餐具消毒企業懲處缺乏力度
閱讀提示
餐具包裝膜上宣稱“高溫消毒”,但記者昨日進入康天下餐具消毒公司暗訪發現,其餐具消毒車間內的鍋爐出水溫度只有21℃。在崗女工稱,無法高溫消毒的原因是鍋爐壞了。而記者調查發現,早在2012年,該公司就被鄭州市衛生監督局以“未設置產品自檢室”為由,對其進行過查處。
鄭州市衛生監督局工作人員說,只有對餐具消毒企業的產品抽檢不合格時,才能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而處罰力度太小,使得一些餐具消毒企業不是特別忌憚。
[網友反映]
“康天下”消毒餐具上沾有污物
微博圖片顯示,餐勺上沾有蔬菜腐爛葉
3月24日,網友@良子彥青發微博說,中午和朋友在一家餐廳吃飯,餐廳提供了康天下餐具服務有限公司的一次性1元付費的餐具。6套餐具有兩套未打開前就明顯很臟,讓服務員調換后更神奇的事情出現了,竟有一套勺子上還有蔬菜腐爛葉。服務員說,“餐廳沒有餐具,只有康天下的”。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鄭州市緯一路和經五路交叉口附近網友所指的百味合飯店。在這家飯店大廳內的桌子上,擺放的全都是“康天下”消毒餐具。
記者問起有顧客在這里吃飯時發現消毒餐具包裝膜內的勺子上沾有菜葉時,樓面主管陳某說,可能是沒洗干凈,飯店以前也碰到過消毒餐具不太干凈的情況。考慮到這個情況,現在他們包間已經不使用消毒餐具了,但大廳還在使用。等將來他們的條件成熟時,就不再使用這種消毒餐具了。
按照餐具外包裝袋上所留的電話,記者昨日電話采訪了該公司,接電話的男子說他們有好幾個廠,他也不知道是來自哪個廠的。當記者說了使用這套餐具的飯店后,他表示問問再說。
查處追溯
記者調查發現,2012年9月就有@文明綠城反映“康天下”消毒餐具質量堪憂的問題。市衛生監督局當年9月26日對該企業進行了查處,現場檢查發現:1.該企業工商營業執照地址與實際生產地址不符(執照上標明的地址為鄭州市惠濟區江山路下坡楊村,實際生產地址為惠濟區師家河村村委會西);2.未設置產品自檢室,未對產品進行自檢。
有圖為證
[記者調查]
餐具消毒公司鍋爐水溫只有21℃
記者在消毒公司內看到,消毒工人沒戴口罩
昨日上午,記者在康天下餐具消毒公司的企業網站上發現其在招聘加盟商,遂以考察加盟事宜為由和該公司一負責人聯系后,進入位于惠濟區師家河村的這家餐具消毒公司。
在公司門口,記者看到一堆殘羹、油脂狀堆積物。
公司沒有懸掛牌子和任何顯示公司字樣的標志物。消毒車間內,記者發現,在傾倒剩菜剩飯的除渣、粗洗處,成堆的餐廚垃圾堆放在清洗機旁,看起來讓人作嘔。
精洗處、包裝處和除渣、粗洗處沒任何隔斷,記者順著長十多米的L形的餐具消毒設備能直接從粗洗處走到餐具包裝處。
記者在此沒有見到戴口罩的消毒廠工人,即便是在包裝處,幾名女工也沒戴口罩,其中一名穿藍襖的女工沒戴手套,裸手將已經“消毒”完畢的餐具直接放到包裝機器前準備封膜包裝。
在消毒烘干機器前,記者用手摸了摸已經消過毒的盤子,只有溫溫的感覺,并不燙手,遂問此崗位上的女工,“不是高溫消毒嗎?咋摸著不熱???”
女工說:“今天鍋爐又壞了,不是太熱,以前摸著都燙手?!?/p>
看記者在車間內轉悠,一名女工走過來問記者要干啥,當記者說明要加盟考察時,自稱是包裝組長的她才領著參觀了一遍。
在鍋爐處,記者發現鍋爐電子顯示屏上的出水溫度只有“21℃”。而在烘干消毒機器前,包裝組長指著一個紅色按鈕,將其打開后說:“這個紫外線消毒按鈕一般不開。”
衛生監督人員表示,
只有抽檢不合格后才能處罰消毒企業
[部門說法]
處罰額度低,懲處警戒缺乏力度
昨日下午,記者將暗訪到的情況,向鄭州市衛生監督局預防監督科進行了反映。
工作人員賈某聽后說:“按規定,粗洗車間、包裝車間等必須進行隔斷獨立分區,工作人員須統一著裝,穿戴衣帽、口罩。而鍋爐的溫度只有20多度,是絕對不符合要求的,這樣的溫度咋能消毒呢?”她表示,將就此事向領導匯報后到這家企業檢查。
當記者問,對于有問題的消毒企業如何處罰時,她說:“按照《消毒管理辦法》規定,只能處5000元以下罰款,且罰款還得在對其產品抽檢不合格后才能進行,并不是你看著餐具上有個菜葉,或者看著有點臟就可處罰,而是抽檢后根據餐具上的細菌數量等指標,綜合測評為不合格時,才能對其進行處罰?!?/p>
賈某說:“鄭州市對不合格的消毒餐飲企業也罰過款,但沒超過5000元。只有造成感染性疾病暴發,才能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p>
記者查詢衛生部《消毒管理辦法》發現, 5000元也不是隨便能罰的,當不符合規定的消毒產品種類有1-2種,或不符合規定的消毒產品數量在30件以下的,僅可處1500元以下罰款。而當經責令限期改正仍逾期不改正的,或不符合規定的消毒產品種類在6種以上,或不合格消毒產品數量超過100件的才能處3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當記者問:“這樣小的罰款額度,對餐具消毒企業的懲處警戒力度是否太弱?”亦有同感的她說:“是呀,但這樣處罰額不是咱鄭州定的,也沒啥好辦法?!?/p>
相關鏈接
關注餐具消毒
本報記者曾作臥底報道
早在2011年7月,大河報記者就曾對位于鄭州東郊的餐具消毒企業進行過臥底報道,由此引發鄭州市展開了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全面清查和整治。而鄭州多家媒體也曾多次報道鄭州消毒餐具問題,但為何至今餐具消毒問題還不能徹底解決?對此,鄭州市民宋先生認為,懲罰力度太小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希望鄭州市能出臺地方性規定,加大對違規餐具消毒企業的懲處力度。(記者 溫中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