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0 06:50:00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首席編輯 方毅夫/制圖
從去年起,焦作、洛陽已經開始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費”,我省將逐步擴大試點。
據焦作統計,全市10萬多例病人享受到這項服務,沒有遇到一起惡意欠費事件。
不過,衛生部態度兩天內遭遇“羅生門”,從“今年全面推行”轉為“倡導有條件地區試點”,又從側面見證了這項惠民政策推廣之艱難。
現狀
住院先交費難住病人
“22床欠費。”
昨日上午,一家省級醫院的普外科病房里,來自信陽的劉女士聽到護士的聲音,默默地坐在地上。
她21歲的兒子患肝癌晚期,他們輾轉借的7萬多元都已經交到了醫院,老公又一次回老家借錢,至今還沒有回信。
這樣的難題其實每天都會困住不少人,有的病人不得不違反政策,先出院報銷一部分費用后,再接著去住院。
隔壁的病友傳來一個消息,有媒體報道,衛生部表態:今年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費”制度。
劉女士眼里隨即有了亮光,如果真這樣,他們就不用再為剩下的醫療費用揪心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昨日,衛生部已經出來“辟謠”,關于“先看病后付費”模式,是倡導在有條件地區開展試點,從未要求“全面推行”。
焦作、洛陽已全面推行
不過,從去年起,在我省的焦作、洛陽已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費”。
昨日,焦作市衛生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3月起,焦作要求全市縣級及以上各類醫院都要開始推行該服務。而武陟、沁陽等,還把范圍擴大到了鄉鎮衛生院。
在焦作,可以享受這項服務的患者為“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病人;“三無”病人;與用工單位簽訂協議的工傷病人;病情嚴重需采取緊急醫療措施救治的病人。
參保(合)病人在推行“先看病后付費”診療服務的醫院住院,辦理住院手續時,醫患雙方要簽訂《住院費用結算協議書》,患者將本人醫保證件及身份證件交由醫院代管,患者不交納住院押金即可入院治療;由醫院代患者與醫保經辦機構結算補償醫療費用;患者出院時只需結算自付部分后即可出院。
據統計,截至今年1月31日,焦作已有72所醫療機構推行該服務,10萬多例病人受益,至今沒有出現一起惡意欠費事件。
焦作市五官醫院是焦作最早實施該服務的醫院。
昨日,該院一位負責人表示,實施“先看病后付費”后,醫護人員不再催費,省出更多的時間來更好地服務患者,醫患關系明顯改善。同時,病人對治療不滿意,就不會付費,迫使醫生提高技術水平。
難題
信用危機是道“坎兒”
據全省統計,截至去年11月,我省實行“先看病后付費”的醫院為129所,所服務病人占同期住院病人的34.39%,沒有出現惡意逃費病人,病人滿意率達到98%。
省衛生廳醫政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會同有關部門,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逐步擴大“先看病后付費”服務模式試點,更好地方便城鄉居民看病就醫。不過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這項服務全面推廣的難度確實非常大。
“如果我是省級醫院院長,也不愿意推行這項政策。”雖然率先在全省吃“螃蟹”,金水區總醫院院長周國平也如此認為。
他說,在他們醫院享受“先看病后付費”的,只限鄭州市地區的。“我們醫院,95%的患者都是鄭州的,甚至大部分都是金水區的,所以我不怕你跑,跑到哪我起碼能找到你的家。”但大醫院患者人員構成太雜,很難避免惡意欠費。
上個世紀70年代,周國平曾在一家省級大醫院進修。他說,那時大家沒把經濟利益看那么重,沒錢繼續治療的現象很普遍。有一年,醫院曾派出10個分隊去各地要賬,結果最后連路費、吃飯的錢都沒了。
在信用危機日益嚴重的當下,大家更擔心這種現象的發生。
墊付過多影響資金運轉
周國平認為,越是級別高的醫院,資金壓力越大。
一家省級醫院的負責人說,他們醫院面對的往往是重癥患者,費用動輒上萬甚至幾十萬,但醫院級別越高,醫保報銷比例越低。和醫保部門結算時,往往要經歷多道手續,等上一個月都算好的。“如果每個病人都先看病后付費,醫院墊付的資金將嚴重影響醫院正常運轉。”
焦作市五官醫院負責人也表示,之所以這項服務在他們醫院運行良好,得益于醫院規模小,他們醫院平均住院費用為2600元,與焦作市二級以上醫院5000多元的平均住院費用比,是最低的。
此外,焦作市政府非常重視這項服務的推行,多次召開多部門協調會,要求各級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基金管理部門要對實行“先看病后付費”服務模式的醫療機構進行醫保(新農合)資金預撥付。各級醫保(新農合)基金管理部門要優化醫療費用結算程序,縮短結算時間。
遇到損失只能醫院承擔
讓很多醫院不樂意的是,政府既要求醫院保持公益性服務病人,可是出了問題醫院只能自己承擔。
這位省級醫院負責人表示,比如“三無病人”,醫院每年都會拉回幾個,其中將近一半都收不回來錢。
對于這種損失,鄭州市會對各家市級醫院補貼一部分,但省級醫院就沒人管了,如今他們醫院在這部分的損失已有幾十萬元。
多位專家表示,逐步推行“先看病后付費”的一個有力支撐是醫保正逐步實現全覆蓋,病人的大部分醫療費用將由醫保部門承擔,就算病人跑了醫院損失也有限。
但這位負責人認為,醫保根本不是護身符。比如有的重病患者死亡,醫保卡停用了,以前欠的醫療費用醫保部門根本不認賬;還有的人去了外地,醫保卡停交費用就作了廢,就算押了醫保卡也沒用。
前不久,一位腎衰病人在他們醫院死亡,他的醫療費有80萬元,但賬上只交了2萬元,至今這筆錢也沒人管。
他說,如今他們醫院醫保病人欠的費用有三四百萬元,估計其他同級別醫院情況也差不多。“這樣醫院怎么會有積極性?”
建議
搭建平臺
讓誠信“全國聯網”
對于這些問題,周國平認為,必須建立全國聯網的醫保(新農合)平臺,像銀行誠信系統一樣,你惡意欠費一次,就會被列入黑名單,下次看病就會受到限制。
據省衛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省衛生廳一直高度重視醫院信息化建設,近年來,先后投入4億多元,用于建設省、市衛生數據中心和基于居民健康檔案的區域信息平臺、新農合管理省級平臺、兒童計劃免疫省市兩級信息平臺,省市縣三級視頻會議系統等。
截至目前,18個省轄市已經全部完成了區域平臺硬件數據中心的搭建。新農合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直補。其中焦作、鶴壁、許昌、三門峽、信陽、漯河還建立了獨立的數據中心機房。
“此外,應該進一步提高醫保覆蓋范圍,提高報銷比例。”周國平說,還要加大民政救助,對看不起病的患者加大幫扶力度,既不能讓老百姓看不起病,也不能讓公益損失由醫院承擔。
據悉,山東濟寧市專門設立有“先看病后付費”專項資金以應對運行風險,和醫保預付制度一起,為醫院加上雙重保險。(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鄭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