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8 08:11: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袁姍姍(資料圖)
反袁姍姍全國后援會。
我會去反思,所有正面的建議我一定會聽。我也常安慰自己:這已經是最差了,明天又能怎樣? 于正是個簡單直接的人,他覺得你好,就會到處夸你。因為我了解他,所以他的方式我都能理解。
——袁姍姍
新京報訊 憑借《宮2》等熱播劇被人認識的袁姍姍“紅”得快,也被“黑”得狠。上個月,她的新劇《愛在春天》開播就受到了部分網友的抵制;本月初,又有人在微博上發起“袁姍姍退出演藝圈”的萬人簽名活動;而她所在的經紀公司老總、編劇于正力挺其是“下一個范冰冰”的言論,也遭到了嘲諷和戲仿;在百度上輸入“反袁姍姍”四個關鍵字,“反袁姍姍全國后援會”等近十個“組織”就會蹦出來。
在網絡世界,“黑”就是“hate(恨)”,“黑粉”即代指討厭某明星的群體。他們經常抱團給明星挑刺,或者用PS圖片嘲諷、消遣對方。對于一個科班出身、入行三年的新人來說,這么聲勢浩大的“黑粉”實屬罕見。新京報記者日前采訪了相關網友、袁姍姍本人以及于正,近觀袁姍姍的“紅”與“黑”。
1 網友起外號:腸姐、O33
袁姍姍被“黑”的歷史,從去年主演《宮2》時期就開始了。從《宮1》的小角色一躍成為接替人氣女星楊冪的女一號,本來就是一個艱巨的任務。而此后的《笑傲江湖》也因為各種老版本珠玉在前而不受認可。袁姍姍撅嘴的經典表情成為網友盡情吐槽的對象——由于嘴唇較厚被送綽號“腸姐”“腸寶”,后來又得名“O33”(O即“圓”,“33”諧音“姍姍”)。網友對她的演技也頗有微詞:“有袁姍姍的劇紅的都是‘女二號’,聽說她要挑戰新版《神雕俠侶》,這次‘紅的會是那只雕’。”
近日,湖南娛樂頻道節目《小馬熱話題》做了一期節目,叫做《不喜歡袁姍姍的五大理由》,讓袁姍姍被黑現象正式浮出水面。據該節目調查,袁姍姍不被觀眾喜歡是因為“長相難看”、“演技做作”、“于正太捧”、“苦情瑪麗蘇(博取同情的女主角)”以及“沒有理由”。事后,于正在微博上直斥該節目無德。
2 “‘反袁’到后來就是娛樂”
“我覺得這節目說得挺對的啊!”網友鷓鴣仔小姐(以下簡稱鷓鴣仔)說。身為90后大學生,鷓鴣仔和許多同齡人一樣,喜歡看電視劇,《宮2》讓她認識了袁姍姍。“剛開始,大家就像對待一般初出茅廬的女星一樣去挑刺,當時主要針對的是她的嘴巴,就是覺得不夠漂亮。”
從最初的直覺不喜歡,發展到參與“反袁”組織,鷓鴣仔承認這有個過程:“看到《笑傲江湖》時,根本不覺得像于正說的那樣有多好看。袁姍姍把任盈盈演成了一個小三兒,演得還那么深入人心。”而鷓鴣仔討厭袁姍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袁沒有進步。“打開電視很多都是她演的,可是隨便一截屏,全是那幾個表情,到最后就厭煩了。”
在看到《五大理由》節目后,鷓鴣仔為此專門撰寫一篇文章《@袁姍姍 請你面對大眾》,言辭犀利但不乏誠懇:“我們討厭你,因為你毀了一部部經典電視劇,可是你從未想過怎么提升自己的實力,讓我們不再對你有演技的質疑。反而是于正一次次夸張化的贊譽,把你捧得那么高……”這篇文章立刻被各大“反袁”組織轉發置頂。
“大家討厭袁和袁的人品倒沒多大關系。”鷓鴣仔認為在這些理由中,“沒有理由”最諷刺,但也最真實。“這可能就是觀眾緣吧!”鷓鴣仔坦承,“反袁”發展到后來就是娛樂,“有時候會像看笑話一樣看那些圖,好多網友的神貼,笑尿。”
3 于正宣言變成“高級黑”
6月20日,于正攜江一燕、王艷、霍政諺等主演亮相新戲《像火花像蝴蝶》開播發布會。記者們問起了“袁姍姍被黑”事件,一向有問必答的于正連連反擊。于是,又一“金句”誕生:“袁姍姍堅持下去就是范冰冰。”嗅覺靈敏的網友立即效仿:堅持下去我就是鄧文迪,堅持下去我就是章子怡,堅持下去我就是鞏俐……
鷓鴣仔認為,于正太捧袁姍姍,導致一部分不喜歡于正的網友,把怒氣撒在了袁的頭上。于正早早宣布了對袁姍姍的定位:“一不演配角,二不客串;要么主角要么不演”。很多網友第一反應就是“憑什么?”但平心而論,鷓鴣仔覺得,作為老板的于正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在保護藝人這點上做得不錯。
由于袁姍姍一路被黑,有人開始質疑這是不是于正一手策劃的炒作,對此于正不屑地表示:“我每部戲都能捧紅這么多人,我不需要使用這么下三濫的手段!”
4 絕地反擊,辭演小龍女
面對鋪天蓋地的“黑”,袁姍姍沒有沉默,她在微博上的一舉一動均被關注。《笑傲江湖》播出之際,她和網友對罵的帖子被截圖;而前不久《陸貞傳奇》播出,她在一條質疑陳曉和趙麗穎微博后點“贊”的舉措,更是引來網友對其人品的懷疑……今年2月,“反袁姍姍全國后援會”注冊微博(如今有2萬粉絲)。3月,袁姍姍發表長微博《愛的罵罵》反擊,并承諾網友,每留一條言自己都會捐出五毛錢,用于一名孤兒的手術費。時隔三個多月,被湖南臺節目點名時,她再發表文章《倒數人生路,請投我一票》。除了這兩次“絕地反擊”,她還會時不時地寫點警句鼓勵自己:“一定不能放棄,相信還有美好”,“痛苦越大,幸福才會越深刻”,“與其被風吹著跑,不如坐等‘瘋’來”……
與持續被“黑”相對的是,袁姍姍也一直不乏“紅”的機會。拍攝《笑傲江湖》時,前來探班的湖南臺臺長力邀她出演《愛在春天》女一號,而《笑傲江湖》中的出場戲,還打動了某影視公司的出品人,于是又有了袁姍姍的第一部現代劇《家有喜婦》。
在接下《家有喜婦》的同時,袁姍姍拒絕了《神雕俠侶》的邀請,辭演“小龍女”,這令于正大為不解,而網絡上卻是一片叫好聲。“我的第一反應是‘幸好’!第二個反應是‘有自知之明’,第三個反應是‘她其實有點可憐’。拿出過硬的作品是她唯一的出路。”
■ 對話
新京報:現在能平靜面對網上的聲音嗎?
袁姍姍:也不能完全消化,但比之前好多了。《宮2》那會兒完全接受不了。“笑傲”時我就覺得特別沉重,心里就說趕快播完吧。
新京報:你會想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歡你嗎?
袁姍姍:我會去反思,所有正面的建議我一定會聽。我也常安慰自己:這已經是最差了,明天又能怎樣?
新京報:你是怎么消解負面情緒的?
袁姍姍:就是不停工作,三年沒有休息。總有一天,我會拿演技與你對話。
新京報:你覺得自己的作品怎么樣?
袁姍姍:當局者迷,我自己覺得還好。他們說我演戲太夸張,現在我和小藝姐(陳小藝)拍戲,經常問她:“我剛才夸張嗎?”她說“不夸張!”她覺得開機前三四天我演戲還有古裝劇的感覺,到后來就比較生活化了。
新京報:網友的非議,是你辭演“小龍女”的主要原因嗎?
袁姍姍:面對小龍女這個角色,幾乎所有年輕女演員都會心動。我當時跟于正說,我先拿劇本看一下,這件事就擱置了。后來網上爭議越來越大,于正還特意給我打電話支持我。但我感覺期待這部劇的網友給“小龍女”賦予了一種使命,太復雜了,就不想參與了。我想平靜一點,選擇適合我的角色,拍起來比較開心的。
新京報:你覺得自己不適合演小龍女?
袁姍姍:于正寫的時候就是按照我來演寫的,所以一定適合我。劇本也很好看。當我說不的時候,于正也不能理解。我說以前該承受的我都承受了,現在我就想開開心心地拍戲。
新京報:之前有報道說你曾跟于正提過,讓他不要總挺你,以免兩人都被黑。
袁姍姍:于正是個簡單直接的人。他覺得你好,就會到處夸你,一是告訴別人我家藝人有多好,二是給我鼓勵。我是于正工作室第一個簽約藝人,他就覺得要先把好東西給我,等我穩定了,再排其他人,他很照顧藝人的情緒。陳曉是第二個簽約的,現在發展也很好。因為我了解他,所以他的方式我都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