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3 08:43:00 來源:鳳凰時尚綜合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上海“201314”領證夫妻已有3對離婚
近幾年來,一些被賦予美好寓意的日子已經成為新人們結婚登記的首選佳期。從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婚到2009年9月9日“天長地久”婚;從2010年10月10日“十全十美”婚,再到去年12月12日“要愛要愛”婚,新人辦理結婚登記的人數都是平日的數倍,從未遇冷。
然而,一項調查顯示,“好日子”并非是好婚姻的保證,在“好日子”登記結婚的夫妻離婚率反倒比普通日子更高。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認為,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可能在于部分年輕人為了趕在“好日子”辦理登記而匆忙結婚,并沒經過全面、深刻的考慮,非但未能獲得美好祝福,反而為婚姻穩定埋下隱患。婚姻幸福不是通過在“好日子”登記就能“長長久久”的。
其他城市:
湖北襄陽
因為諧音“愛你一生一世”,很多有情人選擇在這一天結婚登記。沒想到,小劉和小芳領證3天后就再次走進婚姻登記處鬧離婚。
浙江杭州
原本是想在2013年1月4日(諧音一生一世)登記,給行將開始的婚姻生活博個好彩頭。沒想到領證4天后,80后小夫妻羅毅和徐冰(化名)就又再次走進余杭婚姻登記處,打算離婚。
江蘇南京
今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年輕人最瘋狂,沖著“2013.1.4”諧音“愛你一生一世”,起早貪黑排隊去“搶”結婚證,南京一天辦5700對,趕上一個月的登記量了。但讓人吃驚的是,隔天,一對80后小夫妻又再次走進婚姻登記處,打算離婚。記者從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雖然他們當時被勸了回去,但是兩人態度很堅決,沒準還會來。
婚姻專家:“熱戀期”沒過先不急著領證
一張結婚證書,到底價值幾何?說高也高,說低也低。中國婚姻家庭咨詢服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幸福關系研究院副主任明麗告訴記者,在他們那個年代,經過千辛萬苦,終于喜結良緣了,那種苦盡甘來的感覺,彼此的認同感是現在的年輕人感受不到的。“以前我們都把結婚證看得很重,可是現在一些年輕人,領好證后隨意地往包里一放。結婚證的用處也很少,恐怕只有到離婚時才派得上用場。”
“傳統觀念下的婚禮要辦酒席,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新人還會被感染,好好珍惜這份情緣。而現在很多85后90后選擇旅行結婚,甚至瞞著父母,覺得結婚是兩個人的事。這就使得結婚的成本極低。人家高考前還要辛勤付出,現在兩個人只要拿著身份證、戶口本就可以結婚了,甚至連手續費也免了,幾乎是零成本,許多人因此難免不夠珍惜,對終身大事太過隨意。”明麗建議新人能辦一場眾人見證的婚禮,哪怕十分簡約。在那么多親友的見證下,新郎和新娘彼此說出一番肺腑的表白或誓言,婚后或能成為夫妻關系的潤滑劑,避免許多感情裂痕的擴張。
明麗建議,戀人在結婚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不要草率領證,否則接下來會留下許多隱患。雖然現在結婚離婚手續化繁為簡,但一段婚姻結束了肯定會留下陰影,花費了當事人的時間、精力,多少對當事人有所傷害。
對于現在有的年輕人戀愛不多久就閃婚的現象,她建議年輕人等情感冷卻下來再做決定,而不是在“熱戀期”就領證。一般“戀愛激情”會維持一年左右,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彼此注意客觀地去發現對方的優缺點,冷靜而慎重地作出決定。
此外,她認為,新人未必要執著于一生一世,能長久的婚姻就不失為成功的婚姻。找個吉祥的日子,開心去領證。
對于“一生一世”成為“轉瞬即逝”的現象,原因和心態的調整方法。
原因一:迫于家庭、社會壓力
很多80后90后閃婚,速度之快十分驚人。現在的年輕人對婚姻的態度和上一輩的人不同。有的結婚前,對對方不是很了解,彼此不熟識,卻迫于個人、家庭等原因結婚了。比如社會上對大齡青年不夠寬容,不結婚的年輕人被指指點點。即使他們自己不急,父母也會日日催促著速戰速決。對他們而言,結婚成了一種“任務”。
原因二:為了趕時髦,迎合潮流
不管是2013年的1月4日、2012年的12月12日,還是2011年的11月11日,都是為了討口彩定下的“好日子”,本身缺乏特殊涵義。但整個社會都在烘托這種氣氛,讓一些新人十分好奇。在他們看來,在這天結婚很時髦,在旁人看來這又是很“榮耀”的事,如果男女雙方都好這個時尚,當然一拍即合。也許本來并不急于那么快結婚的,被這種趕時髦思潮一推動,年輕人也會很欠考慮地把“合不合適”放到了次要考慮的位置。
心態調整1:回味美好記憶
感情出現裂痕時,當事人可以回憶下,在步入婚姻殿堂以來,兩個人之間留下過多少美好的記憶。有些細節或歡樂,或感動,對雙方來說都是很異常珍貴的,想著這些,會自然而然削弱你對對方的怨氣,從而能更冷靜地面對當下的分歧。一段危機就可能以此為契機,懸崖勒馬。
心態調整2:學會感恩對方
要學會檢點自己,感恩對方。想想對方為我付出了很多,要有感恩。想到自己付出的時候,要想到這是為愛情,心甘情愿付出的,而不是被迫的。
心態調整3:要有責任意識
要時刻意識到,婚姻不是單純對外炫耀幸福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承擔著一種承上啟下的責任。一旦兩個人有了分歧,要多想想怎樣避免上一代走過的彎路,也要想想可能對下一代產生的影響,甚至對身邊的圈子、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有責任意識的人,會以此作為兩個人不輕易分手的羈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