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5 09:01:00 來源:悅旅行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日本的美食可以先不管它好不好吃,單從視覺上看都是一種享受,所以,等你看完這篇文章,你的眼睛肯定看得飽飽的了!
▲湯底咸得令人發指的北海道味噌拉面
▲熱騰騰的鴨肉烏冬
而后聽朋友推薦,在天下一品試了一碗叉燒拉面,湯底雖濃,但也不至于咸到難以入口。直到某天晚上看完演出后冒著寒風在一家小面館吃了一碗鴨肉烏冬,才算真正滿足了我那愛好清淡的胃。
▲一錢洋食
一直以為關西人口味較清淡,沒想到有次在一錢洋食店吃小吃,味道雖然不錯,醬汁卻是極咸,路邊的章魚小丸子也是如此。
▲連著名的焼き鳥,也讓人覺得上面的醬汁未免口味太重。
▲印象深刻的美食之一是奈良的柿葉壽司,味道偏酸,有種特別的口感。
▲配上一瓶清酒,帶去奈良公園野餐再好不過。
在奈良吃的河豚料理比預想中的要便宜一些。只是或許是期待太高的緣故,覺得河豚肉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鮮美,倒是肉質偏韌,吃起來較為爽口。
▲河豚前菜
▲河豚刺身
▲炸河豚
四處找的小吃和甜品:
▲可樂餅
▲宇治中村藤吉本店的抹茶果凍
▲鍵善良房的葛粉
▲抹茶團子
▲村上開新堂的好事福盧,挖空橘子果肉倒入果汁和食用明膠冷凝做成。
▲知足庵的湯豆腐
印象中,懷石料理是起源于和尚修行吃的簡單清淡的玩意兒。可是當我第一次在京都祗園某料理店吃完滿當當的一頓懷石料理后,卻是有點痛苦地扶著墻走了出來,心想日本的和尚吃得還真好。
▲八寸,能天天吃這玩意兒我也去做和尚了
▲湯倒是蠻清淡的
▲刺身
▲熱乎乎的石頭烤魚
▲主食,蘑菇汁雞肉配飯
還有至少一半的菜品沒上圖……自此以后,我就走上了在京都暴飲暴食的不歸路了。當晚在三條閑逛,看見かに道樂碩大的螃蟹招牌,渾然忘記了自己對蝦蟹過敏的體質,視死如歸地走了進去。
雖然選的是最便宜的蟹會席料理,但是也確實吃撐了……
▲蟹肉湯汁
▲蟹肉蒸蛋
▲蟹肉飯
▲蟹肉刺身,這個好吃極了
▲芝士焗蟹肉
▲蟹肉天婦羅
▲蟹腳
忽略不上相的菜品若干。其實當我吃到第二道的時候,已然感覺有些過敏反應了,第三第四道時,嘴唇已經腫了起來,到后來幾乎只好抿著嘴巴和服務員講話。好不容易吃完約十道菜,騎著自行車倉皇逃竄回到旅舍,身子上已經腫起一片。大約是腸胃有些不適,半夜起來居然還吐了一次。京都也成為繼大理之后第二個讓我“吃到吐”的地方,奇怪的是,這兩處地兒都是我的心頭大好啊。
沒關系,第二天睡醒了又是一條吃漢。
在京都的日子過了一半,才想起還沒有好好地吃上一頓壽司。于是在網上搜索了一家評分頗高的手握壽司店,并提前了一天預約。次日到了店里,發現也只是能容納十余人的小店。沒有菜單,壽司師傅只是會問要選10個壽司的份量還是13個的,就開始捏起壽司來。
▲壽司師傅在做手握壽司
▲蝦蛄壽司
▲穴子壽司
▲北海道海膽飯,海膽頗為鮮甜
大約半個小時的功夫,這頓飯便結束了。除了幾款壽司味道確實不錯外,總體來說并沒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味。老板也不太愛說話,只是簡單寒暄了幾句便埋頭做壽司。幸好由于是午飯時間,所費也并不太貴。
在日本餐館進食,除了食物本身的味道之外,餐館的氛圍也是極重要的評分標準。
在京都也會碰到所費不菲,嘗過后卻有些失望的食物。如三嶼亭的特選和牛壽喜燒,區區三四片牛肉便需千元人民幣,在京都亦算是有名的老店。雖然牛肉確實是蠻好吃的啦,但是,也就僅僅是蠻好吃而已,沒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單人在一間和式房間用餐,有專門的服務員來做壽喜燒
▲像這樣的牛肉,一共大約只有三四片
最滿足的一餐是在奈良的米其林三星餐館。主廚是原先奈良一家有名餐館的大廚,后來退出來自己開了一家家庭式餐館。菜品味道極好,坐在廚師對面也能邊吃邊聊天,還有幾個青春活潑的大學生萌妹子在餐館打工。和鄰桌的客人聊熟了,還會互相斟酒喝,這才是最棒的進餐體驗嘛。
▲平目刺身
▲八寸
▲點了清酒的客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酒杯
▲水果果凍
▲這個貌似是……鱈魚的精巢……
▲菜單上沒有的柿子果酒,太好喝以至于我又多要了一杯
另外一個驚喜來自于一保堂的特選煎茶。本來只是抱著看看熱鬧的心態去嘗了一下,沒想到茶的味道十分特別。你得看著時鐘算準時間,將熱水從一個碗里倒至另一個碗中算好冷卻時間后才用來沖茶。喝上一口,起初感覺有些許苦味,待喝下去了,一股難以形容的醇厚的甜味兒才在嘴里慢慢化開了。服務生說第一道茶的甜味是最足的,往后慢慢就會變淡。這兒喝茶還送和果子,只是吃了和果子后就品不出茶的甘甜,于是便留在最后才一口吃掉了。
▲看著時鐘泡茶,勾起了我強烈的強迫癥快感
離開京都前,在先斗町對著鴨川的一家餐館點了一份迷你懷石,價格較便宜,味道也實為一般,還出現了被認為是不上檔次的食材——三文魚。本來這塊三文魚是拿來做味噌火鍋的,我愣是沒舍得把它丟進鍋里,蘸了點醬油芥末吃掉了……嗯,中國的味道。
▲在京都唯一一次吃到的三文魚啊!
美食
最后,對于京都的種種,我個人以為,唯有你肯忍受甚至懂得欣賞這樣的認真、嚴肅和一絲不茍,那一個真正的京都,包含它所有的價值和美麗,才可能像聞聽芝麻開門的魔咒般,向你沒保留的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