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6 09:00:00 來源:人民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它不是什么北京特產
它是來北京的老外創造的一個詞
來了北京會咳嗽,離開北京就好了
它喚起人們對北京空氣污染的重視
“北京咳”,這不是什么北京特產,這是外國來北京的朋友們創造出來的一個詞語,之所以叫“北京咳”,意思很簡單,就是來了北京就會咳嗽,離開北京就好了。
“北京咳”1990年就“誕生了”
關于“北京咳”,1月3日出版的《南方周末》曾進行過報道,講述了來自芬蘭的塞拉和哈里,初到北京后出現了一種并非是因為感冒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咳嗽癥狀。
塞拉和哈里到中國之后,特別是塞拉,晚上開始咳嗽,有時候咳嗽時間長達10分鐘。一開始,她沒有想到是空氣污染的原因,采取一系列的原因,換公寓,還有買凈化器,但是情況沒有緩解。后來,塞拉回到了芬蘭,一個月后癥狀就消失了。消失了之后她再次回到北京,又開始咳嗽。
“北京咳”,看似是一個出自老外口中的略帶玩笑的稱呼,但記者查閱到,“北京咳”三個字最早曾出現在1990年的一期國外月刊中,其中提到,“工業國家曾經的主要城市現象空氣污染,已經散播至全世界。其中在北京,與空氣污染相關的呼吸脅迫很常見,被稱為‘北京咳’。”
呼吸科的專家說,“北京咳”不能算一個病癥,更多的是通過這個概念,喚起人們對北京空氣污染的重視。北京人長期生活在這兒,已經麻木了,感覺不到每個人都在咳嗽。
雖然暫時和霧霾“88”了
但,重度空氣污染下的生存指南
以后會用得著的
減少戶外活動、老人杜絕晨練、避免迎風跑
大霧天氣,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中,使空氣變得混濁,能見度降低。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體育鍛煉,對健康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鍛煉時,隨著人體呼吸加深、加速,霧里的各種塵埃及有害物質就會吸入體內,容易誘發或者加重疾病,尤其對有哮喘病史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極為不利。大霧天特別注意不要奔跑,專家們發現,迎風奔跑時,風中污染物濃度特別高。
如需出門,需佩戴口罩,特別是老人和兒童
大霧天氣會讓空氣中含有更多的粉塵和可吸入微粒,對于患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來說可能更加重病情。另外口罩若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家,如果經常佩戴,不但不能起到保暖隔離粉塵的作用,反而會刺激肺部,嚴重的還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口罩在佩戴一段時間后,內外兩邊都會變得不衛生,也會攜帶很多外界灰塵和細菌等污染物。所以應該多準備幾個口罩,每天換洗,開水消毒。
出行注意安全,不要開遠光燈
司機小心駕駛,須打開防霧燈,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制動距離,并減速慢行;需停車時要注意先駛到外道再停車。乘車要保持秩序,不要擁擠或滯留在交通密集處。不要用遠光燈。霧天行駛,一定要使用防霧燈,要遵守燈光使用規定。
多吃清肺的食物
霧里有細小的水珠、粉塵甚至污染物,如有哮喘、鼻炎、老慢支等呼吸道病史的患者,病菌附著在粉塵上,隨呼吸進入肺部,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霧天的飲食要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樣能起到潤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補腎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綜合央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