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9 09:42:00 來源:河南旅游資訊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寒冷的冬季,人們早已換上了厚厚的羽絨服來抵擋刺骨的寒風,一些人也許要進入“冬眠”時期了,但是還有些不畏寒冷的勇士們到處尋覓著冬日的美景。在城市生活了太久,追尋候鳥的家能讓我們回歸大自然,享受心靈的片刻寧靜。帶上相機、望遠鏡,遠遠觀望落日、沼澤、蘆葦、候鳥構筑的美麗畫面吧!我們只要安靜地欣賞,用鏡頭去捕捉那動人的每一刻。
省內觀鳥篇
天鵝之城賞天鵝
群鵝飛舞(資料圖)
三門峽被稱為“天鵝之城”是有原因的,每年冬季西伯利亞的白天鵝都會抵達三門峽黃河濕地棲息越冬,由于三門峽市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加之當地群眾愛鳥意識的增強,三門峽黃河濕地保護區近年來受到眾多白天鵝的青睞。
群鵝戲水(資料圖)
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中的天鵝湖和蒼龍湖,是觀賞白天鵝的極佳地點,并且成為各種野生水禽的棲息地。來到天鵝湖畔,映入眼簾的卻是這樣的畫面,這些圣潔的仙鳥們如出水的貴婦一般,高貴典雅,它們或成雙成對,或三五成群,或休憩、或嬉戲、或親昵、或展示、或覓食、或游弋、或滑翔,千姿百態。最壯觀的一幕即是數百只白天鵝在輕紗一般的薄霧中歡歌起舞,那優雅的姿態美妙絕倫!為寒冷的冬天添上一道熱烈、明快的色彩,構成一副動人的畫面,吸引著四方游人爭相前來觀賞。
濟源“觀鳥節”
群鳥共舞(資料圖)
濟源小浪底屬國家級黃河濕地保護區,是鳥類良好的棲息地,常年在區內居住的留鳥有蒼鷺、斑嘴鴨等6種;有夏候鳥白鷺、灰頭麥雞等20余種;有冬候鳥白天鵝、黑鸛等30余種。 每年冬季,棲息在保護區內的珍禽逾3萬只,其中國家一類保護珍禽逾10種。世界罕見的丹頂鶴、白鶴、大鴇、白鸛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也常在這片濕地出現。
二鳥嬉戲(資料圖)
濟源市小浪底最佳的觀鳥點有3個:一是西霞湖濕地群島;二是壩后濕地公園;三是桐樹嶺大峽谷。本屆“觀鳥節”將持續到明年3月。活動期間,景區將舉辦 “愛鳥杯”攝影大賽、觀鳥科普活動;組織旅行社的負責人、導游員觀鳥、賞鳥,熟悉西霞湖免費游線路;寒假期間還將邀請大學生、研究生來小浪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龍湖之畔觀群鳥
群舞(資料圖)
從10月18日鄭東新區龍湖蓄水之時算起,至今已過1月了,身形雖離“龍”尚早,但已有了蜿蜒的走勢,湖面上不時飛來飛去的水鳥則是一大景觀。成群的鳥兒先了市民們一步,來到龍湖安家,它們時而在水邊棲息,時而在湛藍的湖面上翩翩飛舞,一派大自然的和諧景象。
雙舞(資料圖)
湖中尚未被水淹沒的“小島”上,不時有鳥兒嬉戲棲息,天空中更是有成群的鳥兒飛舞,一幅悠閑景象。最大的鳥群,看上去有好幾百只。經過對鳥兒們照片的仔細辨認,有關人士認出鳥群里有大白鷺、蒼鷺、赤麻鴨、鶴鷸、青腳鷸。
宿鴨湖濱看候鳥
嬉水(資料圖)
隨著汝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來此越冬的候鳥越來越多,每年來這里越冬的鳥類多達10萬只,宿鴨湖水庫已成為它們遷徙越冬的天堂。這些鳥兒聚集在這里,或悠閑覓食,或展翅低飛,或競相追逐,真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好一幅悠閑自得的圖畫。每年慕名前來觀賞的人也很多,他們認為與鳥同樂才是觀賞之本。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資料圖)
此外,省內的洛陽孟津黃河濕地、南陽淅川丹江水庫、信陽董寨鳥類保護區等地也已成為候鳥們遷徙越冬的天堂,這個時節也是觀賞的最佳季節。候鳥的到來,為中原大地的自然景觀又抹上了一筆生動的色彩。
省外觀鳥篇
海南島
海南島地處熱帶季風區,島內擁有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湖泊、灘涂、紅樹林、農田、綠地、熱帶雨林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條件是鳥類棲息的天堂。每年入冬,從北方飛來的候鳥總是如期到來,島內有多處觀候鳥絕佳勝地,在中國獨一無二,值得一去。
主要候鳥:黑臉琵鷺、白鷺、蒼鷺、牛背鷺(資料圖)
海南島東方北黎灣海灘是大名鼎鼎的黑臉琵鷺全球第三大越冬地點。蒼鷺、小白鷺、大白鷺、白腰勺鷸等大批候鳥也會在海灘上覓食,當地的村民海鳥的心也時時牽絆著它們,給予了最好的保護。海口生態綠地的建設為候鳥提供了棲息的寶地。海口田心村是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原生態古村落,保存著較完整的村寨林,古樹名木林立,水田廣袤,候鳥群飛,也是一觀看候鳥的勝地。這里看鷺鳥最好!這里的鷺鳥主要有三種:白鷺、蒼鷺和牛背鷺,它們有著鶴一般飄逸的神韻,惹人喜愛。儋州市洛基鎮屋基村的“鷺鷥天堂”也值得一去。每年冬天都有白鷺鳥從遙遠的地方飛來這里棲息繁衍,現已由原來的數百只發展到上萬只,觀鳥臺頂層是該處最佳觀鳥地。
納帕海草原
秋冬之際,納帕海草原上的湖水便會開始下降,露出一片片金黃的高山草甸,形成獨特的高原沼澤美景。此時的納帕海則開始吸引成群的黑頸鶴、斑頭雁、白鶴、黃鴨、麻鴨等各種各樣的候鳥聚集,繁衍棲息,宛如一個候鳥的伊甸樂園。納帕海草原最佳的觀鳥期為每年的10月底至次年的3月份。
主要候鳥:黑頸鶴、斑頭雁(資料圖)
每到秋冬時節,成群的黑頸鶴、斑頭雁、白鶴、黃鴨、麻鴨來到納帕海草原棲息過冬,各種各樣的禽鳥在優質寬闊的草叢中、水面上嬉戲漫游,使廣闊空靈的草原另具一番靈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納帕海草原上聚集的候鳥中,還可以尋找到珍貴的黑頸鶴的身影。全世界大約只有1000只黑頸鶴,僅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在青海高原過夏,在云貴高原越冬,美麗的納帕海就是其千百年來的越冬棲息地。在納帕海這一個獨特的高原沼澤之上,被譽為“高原仙子”的珍稀候鳥一舉一動都仿佛是在翩翩起舞,優美之極。除此之外,抬眼望去,草原上波光粼粼的深水區域還會將四周環繞的黛青山崖,山頂上的皚皚白雪,以及飛翔而過的候鳥倒映在湖泊里,美不勝收。
拉薩
每到冬天,成群結隊的候鳥從拉薩天空飛過,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冬游拉薩,在很多地方都會不經意地邂逅和我們一同從遠處遷徙過來的鳥兒,即便是靜靜地看著它們各種活動的樣子,也夠懶懶地觀上一天了。
主要候鳥:黑頸鶴、斑頭雁(資料圖)
拉薩地處海拔將近3700米的河谷沖積平原,每到秋冬,溫暖、濕潤的拉薩河谷便吸引來數萬只候鳥在此過冬,直到次年4月左右離去。當你坐車經過拉薩河,也許你就會驚奇地發現,車外突然傳來一聲聲清脆的鳥鳴。坐在窗口的位置向外望去,不遠處的河灘上聚集了數百只水鳥。行至布達拉宮腳下的龍王潭公園,可以隨時隨地看到候鳥的身影,湖面上一群群紅嘴鷗、赤麻鴨等候鳥仿佛在向著你招手。不管是在拉薩還是在周圍的郊區,只要那地方水草豐茂,你就會很容易地發現成群結隊的候鳥。如果運氣好,還能眼尖地發現黑頸鶴、斑頭雁這些國家級的保護動物。
鄱陽湖
每年冬天,數十萬只候鳥飛抵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江西鄱陽湖棲息,這里是我國最大的鳥類保護區,也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白鶴、東方白鸛、鴻雁等候鳥的集群地,此外還吸引了天鵝、白琵鷺、白鸛、灰鶴、大鴇、反嘴鷸等大批候鳥飛臨,冬季觀鳥絕對不可錯過這個絕佳勝地。
群鳥飛翔(資料圖)
每年十月到翌年三月,正是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的候鳥觀賞黃金期。這里是候鳥的樂園,200多種越冬鳥類不僅種類豐富,而且珍禽眾多,單是國際性瀕危鳥類就有10多種。全球95%以上的極危物種——白鶴是這里的常客,每年這些精靈們從繁殖地西伯利亞遷徙,途經東北扎龍自然保護區和北戴河,越過萬水千山才來到鄱陽湖,千里迢迢來此安居。
鄱陽湖候鳥主要集中在大湖池、中湖池、沙湖池、大汊湖、朱市湖、常湖池、象湖、蚌湖、梅西湖等9個湖泊。大湖池可以觀賞大片的鷸在空中翻起黑白兩色的“巨浪”,還有棕背伯勞、黑領椋鳥、鳳頭麥雞、褐頭焦鶯、紅頭長尾山雀磯鷸、蒼鷺等珍貴鳥類;中湖池是觀賞天鵝的首選之地,此外還能看到東方白鸛、白琵鷺、鴻雁、大白鷺、斑背大葦鶯、小云雀等;沙湖可尋覓到被列為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白鶴、東方白鸛、白尾海雕、小天鵝,以及翅麻鴨、白胸翡翠、小焦鶯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