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9 10:14:00 來源:雅虎旅游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金燦燦的金澤 在美景中細品其悠久的歷史
寬敞的馬路和排成長龍緩緩向前蠕動的車流,林立的高樓大廈和一家挨一家出售時髦商品的店鋪,石川縣首府金澤——與東京或大阪比都不遜色。就連市中心的火車站,都以充滿設計感的玻璃幕墻為主體,一副前衛面孔。其實這只是金澤的表象,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歷史,你便會發現金澤閃閃發亮的內心。
走入武士社區
金澤市從幾年前開始一項計劃,招募志愿者為游客進行義務導游。如今,城市里活躍著一批這樣的人,他們通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者,雖然退休了但依然精力充沛,他們了解并熱愛這個城市,不計報酬地提供服務。
順著車水馬龍的主路走不多遠,沿小路一拐,便把喧囂拋在腦后,進入了一個傳統的金澤。
走在這片清幽的地方,很容易讓人以為它僅僅是當年代表名望和地位的“高尚社區”,其實這里曾經是武士的居所。作為幕府時代最重要的大名,年俸百萬擔的前田家族有大批家臣,這片世襲武士承擔著保衛主公與城市的任務,就連這里的規劃,都有這樣的作用:如迷宮般的曲折小巷、越來越狹窄最后不通的死路、連續彎路、丁字路……這設計,都隱藏著防御外敵入侵的作用。
時至今日,那些發揮著城防功能的設計以及叱咤一時、武功蓋世的武士逐漸被人們淡忘,但他們的居所卻依然是金澤最重要的看點。位于長町最深處的野村家便是這樣的地方,這位當年最名聲顯赫的武士不僅享受厚祿,還擁有這處美麗的園林作為宅邸,如今,這所恢弘的建筑兼具茶室和博物館的雙重功能,讓那些遠道而來的游客不僅可以通過其中豐富的史料、實物了解當年,還可以一邊悠閑賞景一邊悠閑地享受時光。
金燦燦的金澤 在美景中細品其悠久的歷史
棄軍備,興家業
面積不大的金澤有很多古老景致,比野村家更有名的是城市的地標兼六園。這個在17世紀時由前田綱紀主持修建的園林得名于中國的《洛陽名園記》,宏大、幽邃、人工、蒼古、水泉、眺望六種特征兼具。每天從清晨到黃昏,這里都有絡繹不絕的游客。而相比之下,位于它對面的金澤城則少了許多人氣,當年的一場大火讓其損失殆盡,之后就再沒有回復到往日風貌。
據博古通今的山口先生說,前田家族在這一地區勢力的不斷壯大曾引來遠在江戶的德川幕府的恐慌,他們想出各種辦法削弱、制約前田的實力;而前田家族其實也很恐慌,他們害怕幕府撤藩,所以也不斷表達自己的忠心——在天守閣毀于火災后不再重建、停止軍備擴張,將家眷送到江戶城居住、世代與德川家族聯姻等。“這些政策其實與今天金澤的文化發展密切相關。”山口先生說,“原本就充裕的庫府由于減少了軍備這一項重要開支,地區變得更加富庶,于是前田家的歷代藩主便將多余財力用于發展文化,陶瓷、漆器、茶道,這些都是從那會兒發展起來的,不過與之相比,金箔絕對算這里的招牌。”
“想進一步了解這個城市的富足,一定要看看它金光閃閃的一面。”山口先生講。作為全日本最重要的金箔產地,金澤絕對以此為豪。我們步行來到位于東茶屋街一處不起眼的房子前,這是一處有幾百年歷史的金店。這家店鋪門臉狹小,但內部卻非常開闊、別有洞天。
原以為金店里占據主要的是那些金光閃閃的戒指、項鏈或者更為夸張的金條金磚,但這里并不是這樣。除了少數金飾之外,有很多特別的東西。剛剛進門受到款待,喝到主人端上的熱茶,在飄香的茶入口瞬間,我赫然發現水中央漂著整片的金箔。而下午茶點的蛋糕外表,更是夸張地被金箔包裹。就在我驚嘆時,山口先生淡然說,這并不算什么,如果是一些附帶餐廳的金鋪,還會用整桌的金箔全席招待貴賓。在金澤,金子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日用品。
金店一層展示的制品都與生活有關,而二層則像一個傳奇的隱秘世界,這里展示的金箔制作工藝,與幾百年前幾乎毫無二致。
一個角落中,上了年紀的師傅正在制作金箔。“把24K黃金以十幾道工藝進行加工,便可以得到金箔了。”室內鍛壓機巨大的聲音讓店員要跟我“喊”話,“錘壓的工序非常重要,它讓金箔達到蟬翼般纖薄的精度,過去這道工序都是采用手工,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所以省力很多,但仍需精湛的工藝和豐富的經驗才能順利完成。”山口先生說。此時,鍛造金箔的老工匠正對著頭頂的日光燈仔細端詳薄如蟬翼的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