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2 09:43:00 來源:環球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藏在經緯間的蘇格蘭故事 會說話的格子
大家一定都對蘇格蘭格子紋(tartan)不陌生。但當真正在它土生土長的文化背景中近距離了解它的時候,還是給我帶來許多新鮮的感受。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真正的”蘇格蘭格子呢還是在英格蘭,當時我誤打誤撞闖入一場在伯明翰郊區舉行的英格蘭對陣蘇格蘭的橄欖球比賽:許多專程從蘇格蘭驅車前來助陣的男球迷都上穿球隊隊服下穿蘇格蘭傳統的基爾特(kilt)短裙,塊頭不小的他們一手托著幾杯啤酒一手嫻熟地在坐下之前整理裙擺的樣子著實讓我既傾慕又忍俊不禁。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直到今天基爾特短裙都還是蘇格蘭人生活中鮮活的一部分!
會說話的格子呢
隨后,我踏上了專程前往蘇格蘭高地的旅途。雖然在地圖上看起來蘇格蘭的面積并不小,但大部分的人口都居住在南部低地。山巒、沼澤密布的高地人際罕至,據說人口密度堪比瑞典和挪威。我們旅行的大巴在蜿蜒的山路上孤獨地前進,山谷中風起云涌變幻莫測:可能在前一個山谷中還大雨滂沱,在車窗上激起一層霧氣,轉一個彎后又忽然云開霧散,顯出湛藍透明的天空和澄澈的陽光。導游是一位英俊的蘇格蘭小伙,聊天時大家禁不住問他關于基爾特的故事:“沒錯,歷史上,真正的蘇格蘭男人在基爾特下面是什么都不穿的!”他眨眨眼。游客嘩然,他一半詼諧一半驕傲地說:“我每天都會至少穿一次,哪怕只有十分鐘。因為這是蘇格蘭男人的身份象征呀。不過,你要注意上樓梯的時候可千萬別走在女士的前面!”當然,現在的人已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不穿底褲了,導游笑著解釋道,基爾特之所以設計為裙狀,和蘇格蘭崎嶇的地形有關,帶褶的裙子會使登山和騎馬方便很多。
關于蘇格蘭格子呢里的門道,他說:“如果你不仔細看的話,可能不會發現,所有的這些格子紋路可都是獨一無二的。在蘇格蘭,我們稱‘宗氏(clan)’,也就是最早的部落。為了相互區分,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獨特的花紋。”后來,在一家專門介紹蘇格蘭格子呢的博物館里,我果然找到了對照格子紋路和不同姓氏的書籍和卡片。許多來自北美或澳大利亞的游客也都興致勃勃地尋找著自己的姓氏,想找找古老祖先的痕跡。不僅如此,蘇格蘭格子呢的花紋已經衍生為一整套文化語言:新的姓氏不斷在發明著自己的花紋,皇室貴族們不僅有自己的特有紋路還有獵裝紋路、正裝紋路等等,甚至在某些場合下人們也會專門設計新的格子紋加以紀念。比如在2006年時,為了紀念中國和蘇格蘭的友好往來,當地政府還專門設計了藍紅色為主的“中國蘇格蘭格子呢”呢。人們甚至專門成立了“蘇格蘭格子呢管理局”,經過他們認證的格子紋理至少有3500種!
基爾特短裙的前世今生
博物館和商店里展示的純羊毛格子呢細軟溫柔得讓人感動,有的鮮艷明麗,有的深沉莊嚴,若不是親眼所見可難以想象簡簡單單的格子呢也可以玩出這么多花樣。許多游客都抵擋不住誘惑,當場訂做自己的基爾特裙。定做過程就像一個儀式:白發的裁縫一絲不茍地丈量著男客的腰圍、臀圍,細心地在他專門挑選出的呢料上做著標記,計算裙褶的多寡;同時,另一位服務生指導著客人挑選基爾特裙上必備的配件,比如在裙前懸掛的皮毛小包、裙角的錫制裝飾等等。足夠讓男客們十足地過一把挑選裙子的癮!
不過,其實現在流行的基爾特及膝短裙的歷史還相當年輕,直到17世紀末18世紀初才出現。在此之前的基爾特穿法可大不一樣。在蘇格蘭的一個小鎮上,我看到了關于地道格子呢穿法的全套表演。表演是在一座還原高地生活的毛氈和泥磚打造的低矮陰暗的小屋里進行的,導游介紹說,高地生活艱難,對于許多人來說,一條長長的格子呢可能就是他唯一的裝束。導游邊介紹邊開始親身演示:一條長達六米的呢料,從腰部開始折出裙擺、包裹上身,甚至還能折出一個 擋風扛雨的兜帽來。因為許多男人騎馬出門一走就是許多天、趕路吃飯、睡覺全都在這一件基爾特里,所以保暖防水就至關重要。當他們回到家以后,就把整條呢料都脫下來,掛在燃燒著烈焰的壁爐邊,將基爾特里的潮氣烤干。“以前有些高地人為了防水,還會專門把呢子浸泡在油脂里呢。”導游做了個鬼臉:“想想那種夾雜 著雨水腥味和汗臭的可怕味道吧!”大家頓時哄堂大笑。但我卻實在被這種野性十足的生活迷住了:在高地陰沉的天空下策馬騎行的蘇格蘭戰士的形象,粗糙而堅韌的織物磨礪著他們的皮膚,就像是他們所代表的凜冽的愛和戰斗力。這難道不是一種幾近悲壯的浪漫嗎?
歷史的、民族的、世界的
話說蘇格蘭格子呢的發展歷史還和整個英國的發展史息息相關呢。據說在1700多年以前,生活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蓋爾人就開始織造格子呢了,當時無論是紡織技術還是染色技術都相當原始,只有棕褐色和白色兩種色彩。最早的格子呢不僅顏色單一,而且原料也不純,往往需要摻雜諸如亞麻之類的材料。一直到16世紀,羊毛的供應量上升,更加舒適和優美的格子呢才得以問世,格子呢所能表達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在和英格蘭的種種沖突之中,蘇格蘭戰士穿 著的基爾特裙正式成為蘇格蘭軍隊的統一制服,被視為是蘇格蘭民族的象征。在18世紀中期,漢諾威王朝一度頒發“禁裙令”,正是因為蘇格蘭士兵不僅戰斗力強,讓來自南方的對手們聞風喪膽,而且基爾特也是民族性的標識,就像是號召人們反抗的旗幟一樣。后來,在蘇格蘭和英格蘭恢復和平之后,在喬治四世和維多利亞女王的倡導下,基爾特更是成為了一種文明的根源的象征。現在,我們最常見到的紅綠格子紋其實就是英國皇室的特有紋路呢。也難怪格子呢的基爾特會被票選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民族服飾之一,一經一緯之中全都是故事!對于我來說,后來每每回憶起蘇格蘭,那各色各樣的格子紋和那一份遠古的粗獷凌厲也總是會隨之浮上 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