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2 09: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浮生若夢,大學時光如同流星般瞬間劃過靜謐的夜空,短暫而凄美。我們必須離開象牙塔,去學習,去工作,去生活,去尋找我們在社會上的位置,去尋找屬于我們自己真正的未來……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我叫嚴睿,是北京大學信息學院的一名博士生,今年馬上就要畢業了。2003年開始我在北航計算機系學習計算機,畢業后被保送直博最終來到了北大。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小時候我本人其實更擅長去學文,記得高中時一次考試的作文滿分是50分,語文老師很高興的告訴我說你的作文得了49分,為什么扣了一分呢,老師說因為得滿分太不合適了所以不得不扣了一分。 但在我的家里爺爺、爸爸都是學理工的,小孩子肯定都會乖乖聽家里的話,最終還是選擇學了理科計算機。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其實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潛能在哪里,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比如說研究做不出來,論文發表不了,我相信每個讀博士的人心中都有同感。
別人經過這六年也許會就此停步,但我選擇了繼續去讀博士后,在每一個人生出口,你可能選擇的就業方式是不太一樣的。博士后對我來說其實就是一種工作,他是博士生到研究人員過渡的一種階段,我希望選擇這樣的人生方向。(圖為嚴睿在校醫院的醫務室取出國留學的體檢結果)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不是逃避去找工作,在我的世界里我覺得做研究就是我的工作,我也收到過像騰訊、Facebook之類的一些公司的offer,就業的壓力在我的心中其實也是存在的,但做研究就是我的愛好和人生理想。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我的哲學是“人生需要平衡發展”,我一直相信短板效應,希望自己能平衡發展,因此平時在做科研的同時,我也會多做一些學生工作、課外活動。最近在收拾行李的過程中,發現仿佛這六年的時光重現在眼前,原來這六年我還做了這么多的事情。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求學路漫漫,這么多年學過來走到今天,希望能繼續邁過去,到國外去繼續讀書。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憧憬畢業后,我不知道能不能留在學校做研究,如果進不了科研單位,最終可能我還是會去找一份工作,進一個公司,因為每個人自己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