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3 07:21:00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北環南陽路立交橋下,瓜農小秦被打后,附近瓜農紛紛圍了上來 記者 張君瑞/攝
百花路附近的瓜農宋師傅交完衛生費后收到一張收據,但沒有收款單位 實習生 唐韜攝
鄭州市北環南陽路立交橋下的十余名瓜農稱,這段時間,有辦事處的執法人員向他們收取衛生管理費,每隔一兩天來一次,每次收5元或10元錢,收了錢也不出具相關票據。如果不給錢,給對方一盒煙也行。
記者調查獲知,瓜農口中的“執法者”為鄭州市長興路辦事處協管員。對于索錢要煙的說法,一協管員稱,沒要錢,但承認要了瓜農的煙。
訴苦
有管理人員找瓜農要錢、要煙
7月25日,在鄭州市北環南陽路立交橋下,買瓜的李先生聽到瓜農“給人交錢交煙”的消息,很憤怒。
李先生說,鄭州各界都在買愛心瓜,爭取讓瓜農早點回家,“咋會有人收瓜農的錢,讓瓜農買煙,還不開任何憑證,這不是明搶嗎?”
當日上午及8月1日,河南商報記者來此兩次蹲守,立交橋下東北角向江山路延伸,有40輛左右的瓜車,未見到有人向瓜農收錢、索煙。
瓜農南師傅說,他每年都來這兒賣瓜,今年瓜市不好,每天停這兒賣瓜的瓜車,最多可達70輛。“在這賣瓜,一兩天都要交一回錢,每次5元或10元,有時候不給錢,買盒10元的煙也中。”他說,收錢的時候,對方說是衛生管理費,也不給啥票據。
瓜農田師傅說,剛開始管理者不讓在路上賣,后來有人給盒煙就讓賣了,再后來交錢、送煙就成為習慣。“按理說,俺們弄壞了衛生,給點錢也中。不給錢的話,會被攆走,不過他們要的錢不多,我們都給。”
推測
收錢的可能是辦事處的
十余名被要過錢的瓜農稱,收費的人沒穿制服,也不出示工作證。
瓜農田師傅稱,前幾天收錢的是一個小伙子,這兩天收錢的年紀稍大,穿白襯衣,戴著胸牌,上面寫著長興路街道辦事處的字樣。
還有兩名瓜農表示,他見過這些人從一輛寫有“城管執法”字樣的車上下來。
“這些人收錢沒固定時間。”瓜農吳師傅稱。
8月1日中午,記者以瓜農家屬的身份向長興路辦事處投訴后,長興路辦事處邵主任帶人趕到現場。邵主任稱,瓜農賣瓜的地點是長興路辦事處的轄區,但向瓜農收錢肯定不合理,如果再遇見可立即報警,并留下其手機號后離開。
記者報警后,長興路派出所民警稱,要到派出所方可立案。
激化
瓜農被人攆,16歲瓜農被打傷
收錢要煙人身份還未調查清楚,昨日一大早,多名瓜農就向記者求助:“有人知道記者來調查了,收錢要煙的人要把我們全攆走,16歲的小瓜農都被打傷了。”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趕到現場,瓜農們說,打人的就是之前收費的人。
受傷的小秦今年16歲,獨自一人來到鄭州賣瓜,被打后他說只想早點回家。
據記者了解,小秦輟學在家,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在家帶著弟弟干農活,小秦就自己開著摩托來賣瓜。
周圍的瓜農們說,當時小秦正在賣瓜,之前收錢的年輕男子過來拿他的電子秤,他抱著秤不放,爭執不下,男子開始踹小秦,電子秤隨后落下,砸到了小秦的腳上。
記者趕到時,小秦腳上的傷口還流著血。打人男子不愿說出自己的身份,也否認曾收過瓜農的錢。
因為傷勢不嚴重,警察建議調解,小秦感覺人生地不熟的,心里有顧慮,不愿到派出所立案,雙方選擇私了。
年輕男子道歉后,騎電動車離去。從警方的記錄上,記者得知此人姓王。
說法
是辦事處協管員干的
其中一名“攆瓜農”的中年男子稱,他姓張,和那名年輕男子都是長興路辦事處城管中心的協管員。
見到有市民圍觀,張姓男子向北邊走去,一邊走一邊向記者解釋,在這兒賣瓜的不少人是瓜販,他沒有收過瓜農的錢,只是要過瓜販的煙。
惠濟區長興路辦事處執法中隊一名楊姓負責人稱,年輕的王姓男子和年紀較大的張姓男子是他們的協管員。
“他們是辦事處招的臨時人員,可能處理方式上需要注意,我們會加強管理。”他說,如果需要,他可以組織執法隊的正式員工去收購小秦的西瓜,作為補償。
對于瓜農們舉報的有人收錢要煙,他表示“這是絕對不允許的”,但對于到底是誰在亂收費,他表示還在調查。
無奈
不反對收錢
可給得憋屈
在鄭州市百花路上,開封瓜農宋師傅說,他們每天固定交5元錢,每年來賣瓜都是如此。
他還提供了一張只有日期和“衛生費伍元”紅章的收據,沒有收款單位。
記者走訪發現,百花路附近的國棉三廠、國棉四廠里的瓜農都有被收取衛生費的經歷。但沒人能說出來收錢的到底是誰。
瓜農也承認,來城里賣瓜,不僅占道,還扔了不少瓜皮,所以有人來收錢并不反對。但不少瓜農發現,收錢的人并不是清理垃圾的人,也未進行任何管理。
至于為何交錢,多名瓜農認為,第一,自己是外地人,賣瓜本身就占道,擔心不交錢會被攆走、被報復。
第二,交的錢不多,能夠忍受,而且占道、扔垃圾本身就有愧。
第三,即使覺得收錢不合理,也不知向誰舉報、如何舉報,而且也不愿當“出頭鳥”。(記者 張君瑞 見習記者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