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7 06:18:00 來源:東方今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9歲的張玉婷正是貪玩的年齡 4天前非要纏著父親來鄭州賣瓜
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申子仲/文圖)昨日凌晨,東方今報記者隨鄭州市二里崗街道辦事處巡防隊員夜巡,走街串巷記錄下來了瓜農們露宿街頭的千姿百態。
【特寫】 小閨女穿冬衣
在鄭州市未來路與青年路交叉口,一輛瓜車旁,張玉婷和父親躺在一張席子上,一臺電子秤緊挨著鋪席。小玉婷穿得特別厚,一件帶帽子的冬衣,外翻領露出長長的毛絮。
“穿厚點,這樣就不怕蚊子咬了。”被驚醒的小玉婷揉著眼睛說。
婷婷的父親穿著長袖單衣,他是開封杏花營的瓜農。女兒放了暑假,嫌在家不好玩,非要纏著他來賣瓜,已經來鄭州4天了,“今年瓜不好賣,也賣不上價兒。”老張慶幸女兒很乖,生意忙的時候還能幫自己算算賬。
小玉婷一聽父親夸獎,有點興奮,從鋪席下面摸出暑假數學作業本,給東方今報記者演示乘法口算題。
記者出了一道題:兩個人都買了10斤瓜,每斤5毛,一人給了20塊錢,一人給了100元,應該各找多少零錢?老張也在一旁幫女兒計算,小玉婷忽閃著眼睛算了兩三分鐘,才用不確定的口氣說,“一個找15塊錢,一個該找90塊吧,不對,該找95塊。找這么多?”
老張也被逗笑了,他說街上的蚊子太多,斷斷續續很難睡個囫圇覺,“沒辦法,家是開封杏花營的,離鄭州遠著呢,來回跑肯定不劃算。”
“這幾天鄭州連著陰雨天,晚上睡覺不算熱,就是蚊子多。可天兒一涼快,瓜就不好賣了。”望著半車沒賣出去的瓜,老張有點郁悶,“明年再進城賣瓜,說啥不讓妞跟著了,太熬人。”
【目擊】 瓜農避蚊各有妙招
東方今報記者跟隨巡防隊員,沿著鄭州市鳳凰路、東明路、貨站街,拍下了夜間瓜農的各式睡姿。
條件好點的瓜農,搭起了帳篷,但大部分瓜農還是湊合著瞇一覺。來鄭州時間最長的瓜農,已經在街頭待了7天6晚,他們為躲蚊子想著各種辦法。
車下蚊子多,有的干脆仰臉躺在車后斗的瓜堆上,雖然硌得慌,但蚊子少點;睡在車廂里的,將車門緊閉;五六個連鋪的,輪換值班,值班的除負責看守瓜車,還給其他人扇扇子驅蚊。
有一位中牟瓜農,在拖拉機車頭與車斗中間的連接桿上鋪了木板,橫躺在上面,身旁和腳頭位置點了4盤蚊香。不知道在空曠的街頭,這種辦法對驅蚊有沒有效果。
一位大爺為了躲蚊子找風口,將硬紙殼直接鋪在了貨站街慢車道上。巡防隊員為安全考慮,提醒他把“床鋪”搬到人行道上再睡。
【呼吁】 市民多買愛心瓜 瓜農早回家
巡防隊員們拿著手電筒,在凌晨的街頭來回巡查了近3個小時。
夜巡中,巡防隊員們發現,有的瓜農裝錢的挎包外露明顯,隊員們會有意拽拽扯扯,幫助提醒;有的瓜農雖然緊挨著電子臺秤睡,但睡得太死,對隊員們的小動作渾然不覺,隊員們會找來繩子把臺秤系在車輪上。
隊員訾新德說,大部分瓜農的安全防范意識比較差,近段時間,他們會進一步加強夜間巡視,讓瓜農們能踏踏實實睡個好覺。
而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市民多買愛心瓜,讓瓜農們能早點回家睡個囫圇覺”。
■ 記者手記
多買幾個瓜 幫幫他們吧
昨天還有一則關于瓜農的新聞,我忍著沒有下筆。
一個叫夏連成的開封通許縣瓜農,獨自拉著滿滿一車6000斤西瓜,在鄭州國棉五廠家屬院叫賣。這車瓜進城可以賣到5毛錢一斤,批給瓜販,賣不到3毛錢一斤。帶著一家5口人的希望,夏師傅露宿鄭州街頭,已經耗了7天。
昨天早上,夏師傅一時沒注意,收到倆買家200元假幣,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冰點,剩下的1000多斤瓜,他索性兩毛五一斤全部處理。昨晚,夏師傅匆匆收攤兒返鄉。
“鄭州人其實都挺好的。”電話里,夏師傅還特別強調說,用假幣騙他的買家,聽口音不是鄭州本地人。
夏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往返油錢加上在鄭州的吃喝等開銷,花去800元,再加上兩張假幣,開支1000元。賣瓜款2500元左右,減去開支也就落個1000元。夏師傅說,他今年種了7畝瓜,剩下的他決定批發,不再進城了。
為了讓瓜農早回家,睡個囫圇覺,大家都多買幾個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