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1 07:07: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黨心松一行人剛下車,楊衛軍就一把抱起了她,流露出幸福的笑容,不遠處史蒂夫拍照銘記這一刻。
6月29日中午,洛陽市公安局 河分局治安管理大隊三中隊中隊長楊衛軍接到了一奇怪的電話。對方自稱是中國旅行社駐美國的工作人員,還說7月10日左右,美國的史蒂夫夫婦將帶著小女兒專程到洛陽與楊衛軍見面,并表示感謝。
“美國夫婦,小女兒,來洛陽感謝我?不是騙人的吧?”掛斷電話,楊衛軍“蒙了”。7月8日同樣的電話再次打來,在對方的提醒下,經過努力回想,楊衛軍的腦海中才閃現出10年前的情景……
回憶 |
10年前的一次出警
他挽救了一名女棄嬰
2003年6月5日,時任瀍河分局東車站派出所副所長的楊衛軍接報警稱,在瀍河區平等街洛陽糧食三倉庫門口有一名棄嬰,請民警趕快來看看。
接警后,楊衛軍帶著隊員迅速趕到現場。“倉庫門口確實有一名棄嬰,并且還是一名女嬰,被毛毯包裹著,里邊還有一張紙條。”楊衛軍回憶稱,上面還寫著孩子的出生日期:2003年5月20日。“仔細觀察,發現這個出生僅15天的女嬰,有輕微的唇腭裂。”楊衛軍說。
當時,楊衛軍立即抱起女嬰與同行的民警沿街挨家挨戶進行走訪,走訪了近兩個小時,卻沒有得到有效線索。看著懷里嗷嗷大哭的女嬰,楊衛軍按照公安機關處理棄嬰的規定,將女嬰送到了洛陽市兒童福利院。辦理好相關手續后,楊衛軍又帶著民警深入居民進行排查,均無果。
驚喜 |
來自大洋彼岸的陌生電話
2010年,由于工作調整,楊衛軍到瀍河分局塔灣派出所擔任副所長。其間,鄭州一位叫劉朝輝的人曾到塔灣派出所找他聊起此事。劉朝輝告訴楊衛軍,7年前他救起的那名女嬰已經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并取名為黨心松,這對夫婦還特意委托劉朝輝了解女孩的身世情況,并表示以后要帶著黨心松來洛陽,感謝當年的救命恩人。當時楊衛軍并沒有太在意,只覺得小女孩被美國夫婦收養了,挺欣慰的。
隨后,楊衛軍又被調到了瀍河分局治安管理大隊三中隊任隊長。直到今年6月29日中午,正在值班的楊衛軍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才回想起了10年前的那次出警。
“從美國趕到洛陽感謝我,這是做夢都想象不到的場景。”楊衛軍激動地說,當天晚上高興得都沒有休息好。并且楊衛軍還決定帶上自己10歲的閨女,一起去見見這個女孩。
現場 |
“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7月9日下午,洛陽市公安局瀍河分局大院,一輛商務車緩慢駛入。“10年前的小女孩,現在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楊衛軍心里有些緊張。
當車門打開后,第一個下來的就是黨心松。“看到她,就有種莫名的親切感,我一把抱起了她,看著她臉上的笑容,心里也覺得特別踏實。”楊衛軍極力地描述著相見的場景。
楊衛軍說,這個孩子在美國生活了8年,一開口說話竟是流利的英語,讓他有點聽不懂,“幸好身邊有個翻譯。”
根據翻譯黨心松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看到自己的小女兒跟楊衛軍如此親切地交流,史蒂夫對黨心松說:“楊警官是你在中國的第一個爸爸,而我是你在美國的第二個爸爸,中國警察好樣的。”
看著自己的女兒和黨心松開心地交流,楊衛軍說,兩個孩子年齡相仿,一見如故,自己女兒也用英語交流,雖然自己聽不懂,但只要倆孩子快樂就行。
史蒂夫還對著楊衛軍的女兒說,你的爸爸是個大英雄啊。“孩子長大了,我的家就是她的家,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再回來。”楊衛軍說,看到孩子現在的生活,他很放心,“黨心松會永遠成為大洋彼岸我的一個牽掛。”
黨心松看著這位有些陌生的恩人,也想通過自己的方式表示感謝。“我喜歡畫畫,回到美國后,我會把我畫出的作品制作成視頻,發給楊警官。”另外,史蒂夫還為楊衛軍送上了專門從美國帶來的威士忌。楊衛軍也拿出了自己精心準備的水晶手鐲送給黨心松作為禮物。拿到手鐲后,黨心松立即將手鐲戴上,高高舉起手臂,并笑著向周圍人“炫耀”。
隨后,楊警官與史蒂夫夫婦在瀍河區平等天格酒店大門西側5米處,也就是當年發現棄嬰的地方合影。此外,這次史蒂夫夫婦還對他們一直都關注的洛寧縣一貧困小學捐贈了一輛機動三輪車和冰柜一臺,還對當年收留黨心松的福利院進行了捐款。
后續 |
為了這次感恩,波折萬千
昨天下午,大河報記者輾轉聯系上當年替史蒂夫夫婦轉達謝意的鄭州人劉朝輝。他說,她姐姐在美國,與史蒂夫夫婦是好友,夫妻二人在家庭教育中,比較注重感恩教育的理念。隨著孩子的長大,史蒂夫夫婦并不想讓孩子在身世上有疑問,所以坦率地向黨心松講明了事情的由來,并告訴她:“你的根就在中國!”
“與黨心松經過商量,小女孩并沒有反對意見,于是便委托我找到當年挽救孩子的民警。”劉先生說,但這個事情時間跨度太大,并且公安局已經改制,之前的出警記錄也都已經封存。經過多方面的努力,輾轉聯系了三個派出所,才最終找到了當年挽救小女孩的民警楊衛軍。 (記者 董楠 李曉波 通訊員 葉軍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