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7 14:28:00 來源:鄭州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7月6日,記者了解到,新鄭市再度發現戰國平民墓葬群,并出土了青銅劍、瑪瑙環等文物。
據了解,該批墓葬位于新鄭鄭韓故城以北約4公里。這批墓葬分布十分集中,本次發掘共清理墓葬51座,除1座空心磚墓外,其余均為土坑豎穴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墓葬長5米、寬3.8米、深5.5米。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的隨葬品判斷,這些墓葬均屬于戰國時期,當時,該區域可能為一處位于鄭韓故城外的平民墓葬區。
墓葬中發掘出鬲、鼎、豆、壺、盤、匜、罍等陶器,除紅陶鬲(上部為泥質,下部為夾砂)為實用器外,其余皆為仿銅陶禮器。再就是,還發掘出一批銅器和玉器,銅器主要有銅劍、銅鈴、銅璜、銅帶鉤、銅環,其中一把銅劍保存十分完好,全長55厘米,刃部鋒利,劍身上還殘存有木劍鞘;玉器主要有瑪瑙環、玉片飾、玉圭,其中4件瑪瑙環直徑3~5.5厘米不等,斷面呈多棱形,冰青色,有較高的透明度。另外一件綠松石飾件,呈獸面形,鏤空雕刻而成。
新鄭市旅游和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這批墓葬的發掘對研究戰國時期韓國的歷史、文化、葬俗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同時也為鄭韓故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記者 高凱 通訊員 巴明星 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