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0 06:42: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廈門遭遇40年一遇大雨,市區多路段積水。6名市民凌晨出行時被困涵洞積水的橋下,其中3人從車中游出后,手抓藤蔓,腳不著地,而身下就是約3米深的積水。3人等待1個多小時,雖有車燈閃過,但無人相救。河南周口小伙劉杰行經此處時,和另外一路過的河南扶溝小伙伸手相助,6名被困人員全部被救出。
而事發后兩天,若不是素不相識的同行給媒體爆料,劉杰一直認為“這都是做人的本能反應,沒啥說的”。
6名被困市民被咱河南小伙兒救起
據廈門《海峽導報》報道,16日凌晨,40年一遇的大雨突襲廈門,在一處被水淹的下穿通道,河南小伙劉杰和另一個老鄉,救出了6名素不相識的被困人員。
昨晚10時許,大河報記者與劉杰取得聯系。他說,5月16日凌晨兩點左右,和往常一樣,他從廈門市前埔村出發,開著小貨車去同安區拉蔬菜。此時,外邊正下著傾盆大雨,廈門市區地勢低的路面和隧道已開始積水。廈門市環島干道和仙岳路交叉處的下穿通道,水最深處已經3米多。凌晨3時許,他開車到達此處,因為涵洞內有積水,他下車查看水情。突然發現前方橋洞口附近有一輛私家車,積水已到車頂,三個人在車頂上站著。同時,他聽見通道深處還有呼救聲。涵洞口外邊站著兩名男子,劉杰說,“當時那兩人還沒有行動”。
劉杰說,他當時第一反應是,“糟糕,有危險,我得趕緊去幫忙”。他立刻把自己的車停穩,跑著前往。看他跑去救人,涵洞邊站著的兩人也跟了過去。劉杰沿著地勢高出道路數米的綠化帶護坡,一步步接近受困人員。劉杰跳入水中,在另外兩個人的幫助下,把受困的三人一個個順利拉到了路邊,并將他們送到自己的車上避雨。
此時,嘩嘩的雨聲中,通道深處隱約又傳來了呼救聲。他義無反顧地沿著路邊的斜坡,繼續往深處摸索。一邊前行,一邊大聲向涵洞內喊話,但直到他走到涵洞入口處時才發現,兩男一女正抓著通道墻壁上的藤蔓,并排漂浮在水面上,隨時都有溺水的危險,其中,年長點的在最外邊,年輕女孩在最里邊。而這3人漂浮的地方,積水約3米深。他蹲在地上,手盡可能地伸長,嘗試拉他們的手。但始終沒有夠著。
此時,一市民跑到車上,拿來了一根繩子。這時,另一個路人也上前幫忙。劉杰把繩子一頭扔向受困的三個人,把他們一個個拉到了路上,被救的三人也被請到了劉杰的車上避雨。
劉杰說,后來獲救的一年輕小伙哭著說,他和女孩剛從外地回廈門,三叔雇車去接他們,不料,進入涵洞車被淹沒,他們把車后窗砸開游了出去,在他們從車頂撲向墻壁的藤蔓時,叔叔被水沖走溺亡了。
“他們抓住藤蔓等了1個多小時,也見到有車燈從這里閃過,但一直無人來救。”劉杰說。
劉杰說,在他救完人后,一部小車剎車不及沖進了水里,幸運的是在沉下去之前,女司機爬了出來。見此情況,他馬上把車開到路中間,擋住通道,避免其他車輛再次陷入危險。
“救完人,才知道另外一個參與救人的也是咱老鄉,河南扶溝的,姓李,和我年齡相仿。”劉杰說。
“災難面前,總有一些溫情讓我們感動”,《海峽導報》對此事如此報道。而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咱河南小伙。
做好事兩天后才被人給媒體報了料
劉杰說,他是周口太康縣馬場鎮劉樓村人,今年30歲出頭,有兩個孩子,家里條件不好,為養家糊口,今年過完年到廈門找活,租住在思明區前埔村。工作難找,他買了一輛小貨車,每天凌晨兩點起來在街邊等活,主要給附近菜販去40公里開外的地方拉菜。
“剛來,還沒啥客戶,生活還顧不住。”劉杰說,妻子也剛來廈門,正在找工作,“這事太正常了,我都不想讓人知道。”
據了解,此事是18日上午,和他一起等活的一個拉貨師傅聽他說起后,給媒體報了料。
昨晚,記者想采訪劉杰妻子,但她不愿多說什么。
記者搜索發現,劉杰的事跡已被海峽導報、臺海網、福建新聞網、新民網等當地媒體報道和轉載。
昨晚,記者看到,微博上,眾多河南網友紛紛夸贊,“河南人就是中”、“河南人就是仗義,河南人永遠是那么淳樸厚道”。
(記者 寧田甜 實習生 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