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2 10:18:00 來源:新華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河南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中原經濟區規劃正式實施階段,后發優勢明顯。
“2012年是宏觀經濟環境錯綜復雜的一年,面對嚴峻的外部形勢和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河南省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質量效益持續提升,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預計全省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左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左右。 ”2012年12月26日—27日,一年一度的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以下簡稱“會議”)在河南省人民會堂召開,總結河南省2012年經濟工作的同時,一并展望2013年河南省經濟發展形勢。
河南城鎮化率達到42.4%
會議指出,2012年,預計河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在3%以內;財政總收入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支出分別增長12%、16%和1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在近半數省區市下降情況下保持增長。
尤為可喜的是,一些事關河南省長遠發展的大事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中原經濟區規劃》得到國務院正式批復;二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得到國務院批準建設并由國家著手編制規劃;三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國際物流集疏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米”字形高鐵框架等重大項目相繼納入國家規劃;四是鄭州全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獲批啟動。
此外,2012年河南省城鎮化率已達到42.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鄭州、洛陽等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增強,城市新區和中心城市組團建設陸續展開,中小城市發展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積極穩妥推進。
“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有100萬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耿明齋介紹,河南城鎮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因此,要達到全國城市化平均水平,河南每年至少要提高城市化率1—2個百分點,每年帶動100萬—200萬農村人口進入城鎮。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表示,近年來,河南省加大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提供了大量機會。2011年,河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省內轉移超過省外就業人數260多萬人,省內就業人數首次超過省外。2012年以來,河南省新增勞動力家門口就業的人數更多,在每100個外出打工的農民中,就有近80個選擇在省內就近就業,為轉移到河南省的產業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
2013年:河南GDP增速將保持10%左右
會議指出,2013年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1%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以上,力爭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在3.5%左右。
谷建全認為,雖然河南經濟總量位列全國第五,但人均GDP仍然較少。河南的基本省情是人口多,人均經濟總量小,必須先把盤子做大。要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必須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沒有高增速,很多問題如就業、民生、農業投入等一系列矛盾都將顯現。“從河南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看,發展也有一定基礎,因為我們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中原經濟區規劃正式實施階段,后發優勢明顯。 ”谷建全說。
河南省省委副書記、省長郭庚茂指出,要實現上述要求和目標,必須準確把握階段性發展要求和2013年形勢特點,堅持“總要求”,轉變“立足點”,突出“四著力”,抓好“三重點”,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
堅持“總要求”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持續求進為工作主基調,持續科學發展的意識、思路、舉措、進程。
轉變“立足點”就是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切實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從河南是發展中大省的實際出發,牢牢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既要保持相對較快的發展速度,更要堅持在發展中轉變、在發展中調整、在發展中增效,努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增長。
突出“四著力”:著力培育形成發展新活力,著力培育形成發展新動力,著力培育形成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形成發展新優勢。
抓好“三重點”就是要立足河南發展大局,舉全省之力抓好三項綜合性重點工作。一是擴大開放、承接轉移,“一舉求多效”;二是強化引領、促進協調,“一發動全身”;三是優化環境、夯實基礎,“一優帶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