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5 09:01:00 來源:新華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意大利一名高級外交官披露,意大利前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有意刺殺利比亞前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以促成利比亞內戰盡快結束。
“為什么不干掉他”
卡扎菲2011年10月在老家蘇爾特附近被反對派武裝人員生擒,隨后身亡。按德新社的說法,此后一直有不少猜測,懷疑外國勢力牽扯卡扎菲之死。
德新社13日援引這名不愿公開姓名外交官的話報道,時任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2011年打算與“密友”卡扎菲翻臉并置對方于死地,從而盡早結束利比亞內戰。
這名與意大利安全部門關系密切的外交官說:“談及利比亞危機時,總理(貝盧斯科尼)問情報部門:"你們為什么不干掉他?"”
這名官員沒有說明貝盧斯科尼提出什么樣的具體要求,只是說意大利情報部門慣用手法是“用代理人改變當地局勢”。換句話說,就是讓“當地人辦事”。
意大利《新聞日報》13頭版刊登類似消息。貝盧斯科尼政府國防部長伊尼亞齊奧·拉魯薩告訴這家報社的記者,自己不知道有這樣的事,“但它有可能發生”。
拉魯薩說:“貝盧斯科尼當時開始擔心自己的地位,因為外界視他與卡扎菲過于親密。”
昔日“密友”
利比亞1912年淪為意大利的殖民地,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利比亞內戰爆發前,意利關系得到較大改善。按德新社說法,貝盧斯科尼和卡扎菲一度交情匪淺。
2008年8月,貝盧斯科尼訪問利比亞,與卡扎菲簽署友好合作條約,為殖民統治道歉,承諾20年內向利比亞投資50億美元,作為對利比亞在殖民時代遭受物質和精神創傷的補償。利比亞則同意與意大利“聯合巡邏”,以阻止非法移民用利比亞作跳板,渡過地中海進入意大利。2009年3月,貝盧斯科尼再次訪問利比亞。同年6月,卡扎菲上臺后首次訪問意大利。
多國部隊2011年軍事干涉利比亞內戰后,意大利對卡扎菲政權的態度有所轉變,派戰機參加空襲并為行動提供軍事基地,給予利比亞當時的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外交承認。
否認“惡行”
貝盧斯科尼一方作出回應,否認曾謀劃刺殺卡扎菲。
他的發言人保羅·博納尤蒂13日告訴媒體記者:“怎么能妄稱貝盧斯科尼先生會有這么惡劣的想法呢?”
貝盧斯科尼下臺時間與卡扎菲政權倒臺相差不遠。卡扎菲喪命大約一個月后,意大利身陷歐元區債務危機,貝氏被迫辭職。
貝盧斯科尼是二戰結束以來任職時間最長的意大利總理。下臺后,他不甘在政治舞臺上銷聲匿跡,頻頻釋放想要卷土重來的信號。他領導的中右聯盟在今年議會選舉中排名第二。
現年76歲的他官司纏身,包括涉嫌向一名未成年少女買春。如果法院認定罪名成立,貝盧斯科尼將不得擔任公職。(記者 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