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6 08:38:00 來源:環球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昨天是敘利亞沖突爆發兩周年紀念日。因2011年3月15日敘利亞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國際輿論普遍將這一天視為敘利亞沖突紀念日。正如沖突的開始缺乏標志性事件一樣,兩周年后的3月15日,敘利亞亂局依舊模糊一片。英法要求歐盟解除武器禁令同意武裝敘反對派、敘反對派吵鬧聲中要在伊斯坦布爾組建過渡政府、巴沙爾的軍隊仍在猛攻“敘利亞自由軍”外界干預的雙手越來越有力,敘利亞的前景越來越不明朗。敘利亞“人民聯絡委員會”總協調人瑪阿尼1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敘利亞危機爆發之初其實就暴露出其并不針對個人、黨派或政權的特點,“整場危機都是沖著敘利亞這個國家來的,目的是打擊敘在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民族作用”。
歐盟領導人峰會于14日、15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原本只打算討論經濟問題的峰會正被敘利亞議題牽著走。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道,英國首相卡梅倫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歐盟峰會上提出,希望歐盟解除武器禁運,在必要情況下在敘利亞戰爭中起到平衡作用。他們的提議在歐盟引發爭議,歐洲其他國家領導人擔心,如果武器被提供給錯誤的反對派集團,將極有可能激化敘利亞危機。法新社稱,歐盟15日并未就武器禁令達成一致,奧地利、西班牙等不少國家強烈反對武裝敘利亞反對派,因此歐盟決定下周在都柏林討論這個議題。
據路透社報道,目前的武器禁運規定是歐盟針對敘利亞的制裁措施的一部分,每3個月延續一次。歐盟上月一致通過繼續延期3個月的決定。該決定從3月1日起生效。如果歐盟無法達成一致協議延續或修改武器禁運規定,它將在3個月之后自動作廢。上月,在經過多周角力后,英國推動歐盟放松了武器禁運限制,向反對派提供裝甲車等非致命裝備。但如今英法表示還應繼續擴大放松范圍,對此德國警告稱,武裝反對派將會使得該地區武器泛濫,并引發代理人戰爭。歐盟內部還有反對者認為,該地區的伊斯蘭武裝分子數量正在增加,其中一些甚至與“基地”組織有染,他們懷疑“全國聯盟”是否有能力控制戰場上的士兵。
在對敘反對派提供軍援的問題上,法國和英國的態度甚至要更強于美國。在沙特和卡塔爾已經在為敘反對派提供武器的背景下,法英認為至少要確保武器交到“正確”的組織手中,而且提供的武器不要過于先進,以免對西方構成威脅。路透社分析稱,武裝反對派已越來越被視為外國影響敘局勢的唯一途徑。西方擔心在沙特和卡塔爾的武器支持下,伊斯蘭極端分子的實力將進一步提升。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的地區分析師奧斯托瓦表示:“如果我們不給反對派提供武器,別人也會給。”但美國新國務卿克里日前在參加“敘利亞之友”會議時,并未承諾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致命武器。
與此同時,敘利亞反對派內部的紛爭也沒有停下,反對派中的主要團體、得到西方支持的敘利亞“全國聯盟”再次宣稱要成立敘利亞過渡政府。這項建議將在下周一于伊斯坦布爾舉行的會議上正式提出,反對派內部還有人希望會上能產生過渡政府的總理。
美聯社稱,敘利亞“全國聯盟”內部以及反對派各派別之間在很多重要問題上都未達成共識。即便成立臨時政府,其對敘境內派系林立的武裝人員到底有多大的控制力也不好說。
大馬士革大學國際政治學院教授法爾斯認為,目前敘利亞局勢表現出了新的特點:美俄圍繞敘利亞的角力進入僵持;敘利亞政府軍的“堅挺”讓戰局延長,導致美國在政治上轉而傾向與俄羅斯談判解決危機。“敘利亞沖突的冗長過程,尤其是敘利亞軍隊的抵抗力之強打亂了西方的算盤,美國或許會在不久后得到點利益就收手”。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首批在約旦受到美軍訓練的敘利亞反對派部隊14日回到敘利亞。(環球時報駐敘利亞特派記者 焦翔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曉雄 甄翔)